问题 | 2023虚假宣传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
释义 | 虚假宣传的认定标准包括市场竞争关系、恶意、虚假成分和损害消费者或竞争者权益。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商家应承担修理、重作、更换、退货、退款、赔偿等民事责任。根据法律规定,虚假宣传赔偿金额可为消费者购买价款或服务费用的三倍,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另有规定的按其规定执行。 法律分析 一、虚假宣传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虚假宣传是指在商业活动中,经营者利用广告或其他方法对商品或者服务做出与实际内容不符的虚假信息,导致客户或消费者误解的行为。 1、主体判断上,双方是否存在市场竞争关系; 2、侵权方主观上是否存在恶意; 3、侵权方在宣传的过程中是否存在虚假的成分;即使该种宣传的内容均是真是的,但是如“混同宣传”是否足以误导公众,做出错误的判断; 4、“虚假宣传”及“误导宣传”的后果是否损害了消费者或竞争者的权益;是否足以增加侵权方的竞争优势,使其获得更多的市场交易机会,从而损害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进而符合法律规定的“违反了公认的商业道德,扰乱了正常的竞争秩序”,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 二、虚假宣传赔偿标准 首先,对于商家虚假宣传行为,我们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二条规定: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造成消费者财产损害的,应当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承担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或者赔偿损失等虚假宣传的民事责任。 再次,虚假宣传行为属于欺诈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 1、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商家的虚假宣传行为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 2、商家虚假宣传赔偿的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虚假宣传赔偿,依照其规定。 结语 虚假宣传的认定标准主要包括市场竞争关系、恶意存在、虚假成分和损害消费者或竞争者权益等方面。对于虚假宣传行为的赔偿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商家应承担修理、重作、更换、退货、退款等民事责任,并根据欺诈行为的性质,按消费者要求增加赔偿金额,最低为五百元或购买价款的三倍。根据法律规定,虚假宣传行为应受到严厉制裁,以维护公平竞争和保护消费者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2021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四条 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 广告主应当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2021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五条 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从事广告活动,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诚实信用,公平竞争。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2021修正):第二章 广告内容准则 第二十五条 招商等有投资回报预期的商品或者服务广告,应当对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及风险责任承担有合理提示或者警示,并不得含有下列内容: (一)对未来效果、收益或者与其相关的情况作出保证性承诺,明示或者暗示保本、无风险或者保收益等,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利用学术机构、行业协会、专业人士、受益者的名义或者形象作推荐、证明。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