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刑事案件在法院后多长时间才会开庭? |
释义 | 本文讲述了刑事案件到法院后多久会审理以及刑事案件中录音可以作为证据的相关法律规定。根据《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刑事案件到法院后应在二个月内进行审理,最迟不得超过三个月,但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可以经过上一级法院批准延长三个月。在审理过程中,录音可以作为证据,但必须符合一定条件。 法律分析 一、刑事案件到法院后多久会审理? 1. 人民法院在受理刑事案件后,应在二个月内进行审理,最迟不得超过三个月。但关于刑事案件到法院后多久会开庭,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58条第1款规定的情形,经过上一级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 2、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零二条 宣告判决,一律公开进行。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五日以内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定期宣告判决的,应当在宣告后立即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判决书应当同时送达辩护人、诉讼代理人。 第二百零八条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 二、刑事案件中录音可以作为证据吗 1、录音录像属于视听资料,可以作为证据。但依据司法解释,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录音录像,不能作为证据。 2、录音录像属于视听资料,是证据种类之一,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当事人偷录的录音录像可以作为合法证据被人民法院采纳。在发达地区的法律纠纷处理过程中,尤其是在民事诉讼过程中,录音录像有时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越来越多的当事人希望通过录音录像取证方式获得证据,以便在法律纠纷处理中占据优势地位。 3、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七十条规定,有其他证据佐证并以合法手段取得的、无疑点的视听资料或者与视听资料核对无误的复制件,人民法院应当确认其证明力。 在刑事案件中,录音这种视听资料可以作为证据,刑事案件一共要经过三个阶段:第一,侦查阶段;第二,审查阶段;第三,审判阶段。在刑事案件移交到检察院的两到三个月之内就应该开庭。 结语 刑事案件到法院后多久会审理?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在受理刑事案件后应在二个月内进行审理,最迟不得超过三个月。但关于刑事案件到法院后多久会开庭,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58条第1款规定的情形,经过上一级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而录音可以作为证据之一,但必须符合一定的法律程序和条件。在刑事案件中,录音这种视听资料可以作为证据,刑事案件一共要经过三个阶段:第一,侦查阶段;第二,审查阶段;第三,审判阶段。在刑事案件移交到检察院的两到三个月之内就应该开庭。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二章 第一审程序 第一节 公诉案件 第一百八十六条 人民法院对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对于起诉书中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的,应当决定开庭审判。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三章 缺席审判程序 第二百九十六条 因被告人患有严重疾病无法出庭,中止审理超过六个月,被告人仍无法出庭,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申请或者同意恢复审理的,人民法院可以在被告人不出庭的情况下缺席审理,依法作出判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三章 提起公诉 第一百六十九条 凡需要提起公诉的案件,一律由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