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如何鉴别职务犯罪中的行贿是否为主观故意?
释义
    法律分析:在刑法中,行贿罪是一种特殊的职务犯罪,必须具备主观故意才能构成犯罪。而如何判断行贿是否为主观故意,则需要考虑行贿人的主观故意及其行为的客观情况等因素。只有当行贿人在行贿时,明确知道自己的行为是违法的、且具有违法后果,且是在自己的自由意志的基础上进行的,才能认定为主观故意。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九条规定:“行贿罪是指向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国家工作人员代表的组织的工作人员行贿的行为。”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二条规定:“犯罪必须有主观故意。”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九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贿罪的构成,应当认定为主观故意:(一)行贿人明知行贿行为违法,且可能造成不正当利益;(二)行贿人在行贿时,采取了欺骗、胁迫等手段;(三)行贿人在行贿时,采取了隐瞒、转移财产等方式。”
    总之,在判断行贿是否为主观故意时,需要考虑行贿人的主观意图和行为的客观情况,严格遵循刑法的相关规定,才能正确判断。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0:4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