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投诉劳务合同纠纷应该找谁? |
释义 | 当劳动者遭遇劳务合同纠纷时,可联系劳动保障监察部门进行投诉,或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拨打当地劳动保障监察大队电话进行投诉。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十七条规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的调查,应在60个工作日内完成;情况复杂时,可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人批准延长30个工作日。此外,劳动者还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等方式处理劳动合同纠纷。 法律分析 如果遇到劳务合同纠纷,劳动者可以联系劳动保障监察部门进行投诉。也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者拨打当地劳动保障监察大队的电话进行投诉。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十七条规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的调查,应当自立案之日起60个工作日内完成;对情况复杂的,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30个工作日。 二、劳动合同纠纷处理的方式有哪些? 1、与用人单位协商。协商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争议的问题直接进行协商,寻找纠纷解决的具体方案; 2、找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程序是指劳动纠纷的一方当事人就已经发生的劳动纠纷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调解的程序。在用人单位内,可以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负责调解本单位的劳动争议; 3、向劳动仲裁委申请仲裁。仲裁程序是劳动纠纷的一方当事人将纠纷提交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进行处理的程序。申请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选择程序之一,也是提起诉讼的前置程序,如果想提起诉讼打劳动官司,必须要经过仲裁程序,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4、诉讼。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结语 劳动者如遇劳务合同纠纷,可联系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或当地劳动监察大队进行投诉。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规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的调查,应当自立案之日起60个工作日内完成;对情况复杂的,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30个工作日。对于劳动合同纠纷处理方式,劳动者可与用人单位协商、找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向劳动仲裁委申请仲裁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九条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五、找劳动保障部门进行投诉。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发生了劳动纠纷,最好的解决方式是双方能够私下协商解决,这种方法是最省时最省力的解决方式。如果协商的方式无法化解双方的矛盾,那么劳动者可以通过劳动仲裁和诉讼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