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劳动合同遗失后应如何仲裁 |
释义 | 劳动合同丢失不影响劳动仲裁,但需提供证据证明劳动关系,如工作证、工资记录、税务证明、社保记录、派工单等。无证据也可申请仲裁,但败诉风险存在。 法律分析 一般来说,劳动合同丢失,并不影响申请劳动仲裁。在没有劳动合同的前提下,要收集证明你和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一、工作证或工作牌;二、工资卡的银行交易记录、工资条;三、有用人单位名称的工装或其他公司发放给你的有公司标识的个人用品;四、去地税局打印并盖章的个税完税证明;五、用人单位为你办理的暂住证或居住证;六、你在用人单位的考勤记录;七、显示你在用人单位办理的社会保险缴纳记录;八、用人单位出具的有你名字的派工单;九、同事证言;十、能证明你是在这个用人单位上班的录音录像;十一、其它有你名字和公章或老板签字的的书面材料等;当然,没有证据也是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的,只是存在有败诉的风险。 拓展延伸 劳动合同遗失后的争议解决方式 劳动合同遗失后的争议解决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途径。首先,双方可以通过协商解决争议。他们可以重新商定劳动合同的条款,并达成一致意见。其次,如果协商无果,可以选择通过仲裁解决争议。仲裁是一种独立公正的争议解决方式,由专业仲裁机构进行处理。双方可以向仲裁机构提出申请,仲裁员会听取双方的陈述和证据,并做出裁决。最后,如果仲裁也无法解决争议,可以诉诸法院。双方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官进行审理并做出最终判决。在劳动合同遗失后,选择适当的争议解决方式是确保权益得到保护的重要步骤。 结语 劳动合同遗失后,申请劳动仲裁并不受影响。在缺乏合同的情况下,可通过收集相关证据证明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如工作证、工资记录、公司发放的个人用品等。若无证据,仍可申请劳动仲裁,但需注意败诉风险。解决争议的方式包括协商、仲裁和诉讼,选择适当方式保护自身权益至关重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一章 总则 第九条 【劳动监察】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拖欠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三章 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 第二十四条 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解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十一条 【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时劳动报酬不明确的解决】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实行同工同酬。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