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刑事案件中的证人出庭规定是什么? |
释义 | 刑事案件证人是否必须出庭,可以不出庭。对于没有必要出庭的证人,可以自行决定是否出庭。而法院认为有必要出庭的证人,拒不出庭则可能面临处罚。证人在诉讼中享有一定的权利,包括用本民族语言提供证言、阅读和更正证言笔录、要求法律保护等。此外,证人还有权要求法院支付因出庭作证而产生的费用和损失。 法律分析 一、刑事案件证人必须出庭吗 可以不出庭。 控辩审三方都认为没有必要出庭的证人可以不出庭,经辩护律师申请人民法院通知的证人可以自己决定是否出庭,刑事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可以拒绝包括法院要求的出庭请求。 对于法院认为有必要出庭的证人,拒不出庭的可以予以训诫、拘留处罚或者强制其到庭。 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八十七条公诉人、当事人或者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证人证言有异议,且该证人证言对案件定罪量刑有重大影响,人民法院认为证人有必要出庭作证的,证人应当出庭作证。 第一百八十八条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没有正当理由不出庭作证的,人民法院可以强制其到庭,但是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除外。 证人没有正当理由拒绝出庭或者出庭后拒绝作证的,予以训诫,情节严重的,经院长批准,处以十日以下的拘留。 二、证人的权利义务都有哪些? 证人,是指了解案件事实并受人民法院传唤作证的人。证人就了解案件事实向人民法院作出的陈述,是证人证言。 (一)证人在诉讼中享有下列诉讼权利: 1、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提供证言的权利。 2、对自己的证言笔录,有权阅读,若发现有错误或者遗漏,有权进行更正或者补充。 3、因作证而遭侮辱、诽谤、殴打或者其他方法被打击报复时,有权要求人民法院给予法律保护。 4、有权要求人民法院给予因法庭要求出庭作证所支出的费用和受到的损失,如误工工资、误工补贴、差旅费等。 5、有权改变 刑事案件证人可以不出庭。控辩审三方都认为没有必要出庭的证人可以不出庭,经辩护律师申请人民法院通知的证人可以自己决定是否出庭,刑事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可以拒绝包括法院要求的出庭请求。 结语 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刑事案件中的证人可以选择是否出庭作证。对于没有必要出庭的证人,他们可以自行决定是否出庭。然而,如果法院认为某些证人的出庭对案件的定罪量刑有重大影响,且相关方对证人证言有异议,法院可以要求证人出庭作证。如果证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出庭或出庭后拒绝作证,法院可以采取相应的训诫、拘留等措施。证人在诉讼中享有一定的权利,包括用本民族语言提供证言、阅读并更正证言笔录、要求法律保护等。此外,证人还有权要求法院承担因出庭作证所产生的费用和损失。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五章 证据 第六十二条 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 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四章 辩护与代理 第三十七条 辩护人的责任是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二章 第一审程序 第一节 公诉案件 第一百九十五条 公诉人、辩护人应当向法庭出示物证,让当事人辨认,对未到庭的证人的证言笔录、鉴定人的鉴定意见、勘验笔录和其他作为证据的文书,应当当庭宣读。审判人员应当听取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意见。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