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合同法律规定的效力原则 |
释义 | 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及合同生效规定,包括行为人具备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规定和公序良俗。合同一经依法成立即生效,除非法律或当事人另有规定。若合同需办理批准手续,未办理手续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的效力,但未履行义务的一方需承担责任。 法律分析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五百零二条第一、二款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应当办理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反该义务的责任。 拓展延伸 合同有效性的法律规定及争议解决方式 合同有效性的法律规定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合同的成立、合同的要件、合同的履行和合同的解除等。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合同的成立需要满足合同要约、接受和相互意思表示的一致等要件。合同的要件包括合法的目的、合法的形式和合法的内容。合同的履行应当按照约定的方式和期限进行,当一方未履行合同义务时,另一方可以采取相应的救济措施。合同的解除可以根据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进行。对于合同争议的解决方式,一般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等途径进行。具体的解决方式将根据合同的性质、当事人的意愿以及法律的规定来确定。 结语 根据《民法典》第143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有效需满足行为人具备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以及不违背公序良俗。根据《民法典》第502条第1、2款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法律另有规定或当事人另有约定除外。合同的有效性涉及成立、要件、履行和解除等方面。解决合同争议可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等方式。具体解决方式应根据合同性质、当事人意愿和法律规定确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