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不加班被开除能申请劳动仲裁吗? |
释义 | 拒绝加班被开除可申请劳动仲裁,提交书面申请,包括个人及单位信息、仲裁请求、事实理由、证据来源等。如书写困难,可口头申请并记录。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在5日内受理、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需说明理由。未受理或逾期未决定,可向法院起诉。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拒绝加班被开除者可要求继续履行合同或获得双倍经济补偿。补偿标准为每年工资的1个月,不满1年按1年计算,不满6个月为半个月工资。 法律分析 不加班被开除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二)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三)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书写仲裁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人;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或者逾期未作出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因拒绝加班被开除,单位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拓展延伸 劳动仲裁程序:解决不加班被开除的争议 劳动仲裁程序是一种解决劳动争议的法律途径,包括不加班被开除的情况。根据相关劳动法规定,员工在不违反劳动法的前提下,有权享受合理的工作时间和休息。如果员工因拒绝加班而被开除,他们可以通过劳动仲裁程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在这种情况下,员工可以向当地劳动仲裁机构提起申诉,并提交相关证据和证明材料。仲裁机构将会进行调解或仲裁,并根据法律规定作出裁决。如果裁决有利于员工,雇主将被要求支付相应的赔偿或恢复员工的工作岗位。劳动仲裁程序为员工提供了一种公正、有效的解决劳动争议的途径,确保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结语 劳动仲裁程序是保障员工权益的法律途径,包括不加班被开除的情况。员工可以向劳动仲裁机构提起申诉,提交相关证据和证明材料。仲裁机构将进行调解或仲裁,并作出裁决。如果裁决有利于员工,雇主将支付赔偿或恢复工作岗位。劳动仲裁程序确保员工合法权益得到保护,为员工提供公正、有效的解决劳动争议的途径。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