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缓刑的判处标准有哪些? |
释义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累犯和犯罪集团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犯罪分子也不能判处缓刑。被判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满足条件的可宣告缓刑,包括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危险、对社区无重大不良影响。缓刑期间限制特定活动、区域、人员接触。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执行附加刑仍有效。 法律分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74条规定,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另外,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也不能判处缓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72条规定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1、犯罪情节较轻; 2、有悔罪表现; 3、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4、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拓展延伸 缓刑的适用条件和判定要素是什么? 缓刑的适用条件和判定要素主要包括犯罪的性质、情节、社会危害程度、犯罪动机、犯罪后的悔罪表现等因素。根据我国刑法相关规定,缓刑适用于犯罪情节较轻,社会危害较小,并且认为可以不判处实际刑罚而采取缓刑的情况。判定缓刑的要素包括犯罪的主观恶性、客观危害程度、社会危害后果、个人情况等。法院会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判断是否适用缓刑,并根据具体情况决定缓刑的判决期限和附加条件。缓刑的目的是为了促使犯罪人改正错误,保护社会安全,实现刑罚的教育、感化和社会效果。 结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缓刑适用于犯罪情节较轻、社会危害较小,并且认为可以不判处实际刑罚而采取缓刑的情况。法院会综合考虑犯罪的主观恶性、客观危害程度、社会危害后果、个人情况等因素,判断是否适用缓刑,并根据具体情况决定缓刑的判决期限和附加条件。缓刑的目的是为了促使犯罪人改正错误,保护社会安全,实现刑罚的教育、感化和社会效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七十二条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第七十四条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