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被侮辱谩骂了,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吗? |
释义 | 被人谩骂、攻击可起诉,方法如下:1.取证,记录辱骂言语;2.咨询律师;3.决定上诉,到法院起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46条,公然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者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者除外。 法律分析 被人谩骂,攻击,可以起诉的。起诉方法如下: 1.取证,可以把辱骂言语记录下来,比如录音什么的。 2.咨询,向律师咨询相关的问题。 3.决定上诉,到法院起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拓展延伸 维权之路:通过法律途径保护被侮辱谩骂者的尊严和权益 当个人遭受侮辱谩骂时,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是一种可行的选择。法律赋予每个人保护自身尊严和权益的权力。通过提起诉讼或寻求法律救济,被侮辱谩骂者可以寻求赔偿、禁止侵权行为的重复发生,以及恢复受损的声誉和尊严。法律途径不仅可以提供公正的判决,也能向社会传递一个重要的信息:侮辱和谩骂是不可容忍的行为。然而,在维护权益的过程中,被侮辱谩骂者需要准备充分的证据,寻求专业的法律援助,并有耐心和坚持不懈的精神。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将为个人带来公正和尊严的回应。 结语 当个人遭受侮辱谩骂时,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是明智的选择。法律赋予每个人保护自身尊严和权益的权力。提起诉讼或寻求法律救济,被侮辱谩骂者可寻求赔偿、禁止侵权行为的重复发生,恢复受损的声誉和尊严。法律途径不仅提供公正判决,也向社会传递信息:侮辱和谩骂不可容忍。维护权益需准备充分证据,寻求法律援助,并坚持不懈。法律途径维护权益,带来公正和尊严的回应。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十章 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 第一百一十九条 拘传、罚款、拘留必须经院长批准。 拘传应当发拘传票。 罚款、拘留应当用决定书。对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不停止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五条 全社会应当尊重、理解、关爱精神障碍患者。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歧视、侮辱、虐待精神障碍患者,不得非法限制精神障碍患者的人身自由。 新闻报道和文学艺术作品等不得含有歧视、侮辱精神障碍患者的内容。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