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土地征收行政诉讼的程序是固定的吗 |
释义 | 是固定的。土地征收行政诉讼的程序是:发布征地通告;征询村民意见;地籍调查和地上附着物登记;拟定一书四方案,组卷上报审批;给出最终的行政诉讼结果。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依法予以受理、审理并作出裁判的活动。简言之,行政诉讼是人民法院适用司法程序解决行政争议的活动。 一、当事人提起行政诉讼应当具备的条件有哪些? 1、起诉人认为相关单位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害他的利益,且起诉人是该行政行为的相对人,可以使个人也可以是企业; 2、被告明确,由具体单位的名称; 3、有具体的事实理由和起诉的请求,不能随意起诉,要有一定的事实作为起诉理由的支撑; 4、该案件属于申请法院的管辖范围,且并非其他法院专属管辖; 5、行政诉讼案件的受理范围(即以下情形属于行政诉讼): 6、对有关单位作出行政处罚表示不服,比如对当事人作出拘留、罚款、吊销许可证等决定; 7、行政机关对当事人作出限制人身自由的处罚,或者是冻结当事人的财产、扣押当事人的财产。例如法院依申请对被告的财产采取了保全措施,被告可以向有关机关提出行政诉讼。 8、有关机关的文件或者是决定影响到了当事人的经营自主权; 9、当事人向相关部门申请颁发营业执照或者是颁发行政许可证书,而收到决绝颁发的相关决定书或者是不予以答复。 10、认为相当单位没有依法履行职务,给自己的利益造成了损失,比如不依法发放养老保险金等; 11、当事人认为有关机关作出的决定由违法相关的法律法规,并要求自己履行相应的义务; 除以上列举的情形,相关当事人财产或者是人身收到损害的,或者是权利义务受到影响的,只要是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均可以向法院申请行政诉讼。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