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主观: 三、保证人的条件是什么 作为保证人的主要条件是: 1.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具有稳定的收入,具有代为清偿债务能力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公民; 2.具备合格的保证主体,凡具有代为清偿债务能力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公民,都可以作为保证人。 3.不属于法律禁止作为保证的主体。国家机关、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职能部门等均不可以作为保证主体。 三、保证人的保证期间有多长呢 保证人的保证期间有多长具体如下: 保证期间分为有约定、无约定和约定不明三种。 1.有约定:当事人对保证期间有约定的,从约定。 2.无约定:保证合同约定的早于或等于主债务履行期限的,视为未约定。 3.约定不明:保证合同约定了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直至主债务本息还清时为止等类似内容的,视为约定不明。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八十八条 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保证人和债务人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为连带责任保证。 连带责任保证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情形时,债权人可以请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也可以请求保证人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八十六条 保证的方式包括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 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对保证方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一般保证承担保证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