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商业合同到期不退押金怎么办 |
释义 | 商业合同,在合同履行完毕的情况下,对方不退保证金,则可以向法院起诉;商业合同的保证金,现在多用于加盟,承包工程等商业活动中。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签署商业合同中,如合同条款中的约定中有提到合同保证金的事宜,此时合同中的合同保证金就属于一种约定,是受法律保护的,在履行合同时需按双方有效合同的约定处理。 一、店铺转让合同纠纷有哪些处理技巧 《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店铺的转让合同,常见的事项除了主体之外,主要是:承租的地点、面积、租金、租金递增的比例及时间点、租赁保证金或者履约保证金、违约金、合同解除权、违约责任、纠纷处理途径、拆迁赔偿问题等。 由于事项较多,仅针对其中上述部分事项进行分析。首先,关于承租的地点,该事项的约定,一方面涉及约定法院管辖时的选择问题,另一方面如是招商阶段还涉及出租人变更具体的店面时,相对应的违约条款设计问题。其次,关于租金递增以及时间点的问题,这里需要关注的是递增的基数,是以月租金还是季度租金还是年度租金为计算基础。而递增比例及时间点,明确约定好则承租人可以预估租赁合同履行的成本及收益问题,从而对于承租的投资是否可行作出预估。第三,关于租赁保证金或者履约保证金,一般是确保承租人依约履行合同的保证金,针对的是承租人单方违约或者损坏店面或者违反物业管理规定等,该点要详列部分情况下做好兜底条款的设计。关于纠纷处理机制,则参阅本人另一篇文章《租赁合同诉讼关系的约定—法律救济与诉讼成本的纠结》,在此不阐述。第四,关于拆迁赔偿问题,为何需要提及该问题,理由是按照《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规定,房屋的征收及补偿仅针对房屋的所有权人,也就是说,一旦承租的店面发生征收,则国家是不对承租人进行补偿的,该问题将由房屋的所有权人与承租人自行处理,当然,按照《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十七条的规定,其中对房屋所有权人的征收补偿就包括“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因此,承租人必须与出租人对可能发生的征收补偿时如何处理双方的关系作出约定,因为一旦发生征收事件,则租赁合同无法继续履行,承租人最好选择出租人价值补偿,补偿的范围包括预期经营利益的损失、装修折旧损失、搬迁费用等,同时需要将前述范围具体化、数值化便于后期操作。如果没有约定较为详细及可操作性,则承租人只能依据实际损失进行索赔,而实际损失的举证证明将比较难,发生诉讼时将会增加自己的举证成本。 此外,需要提及的就是在合同条款中约定好,租赁合同期满后续约的问题、添附物处理的问题等。 二、如何对商业合同进行审核才能有效规避法律风险、实现签署合同的目的? 不同公司、不同团队、不同审核人员处理合同的流程、制度存在一定差异,对商业合同的理解程度也不一样,客观情况存在差异,所以并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合同审核方法与规则,不同的人员配置、决策机制、业务发展形势等要素影响着各个市场主体的合同审核方法、制度、流程。 审核商业合同是一项复杂的专业工作,不同责任的人员从不同的角度可能会得出不一样的答案,相同责任的人员也会因为态度、知识、经验、专业等各种因素而产生不一样的审核意见。 所以具备一定合同审核经验的人员一般都会有这样一种认识,合同审核犹如影视创作,合同审核人员犹如影视项目的主创,优秀的主创能产生优秀的影视作品,而优秀的合同审核人员也能产出优质的合同内容,优质的合同在形式上结构合理、层次清晰,内容上名副其实、通熟易懂、条款完备,在风险防控上进可攻、退可守、鉴往知来,而优质的影视作品也应该是艺术与商业的完美结合,存在一定的客观标准。 而我们常见参与审核商业合同的人员包括业务、律师、法务、财务、税务、相关业务领域的专家等,参与审核的专业人员越多、分工越细致,往往会产生更加优质完备的合同,但是缺点也是显而易见,人员成本高、沟通效率低,但商机转瞬即逝或不容等待,且容易产生权责不分、界限模糊的问题,从而难以实现签署合同的目的,所以健康高效的制度、流程与优秀的合同人员一样不可或缺。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