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辩护人如何构成伪造证据罪? |
释义 | 辩护人伪造证据罪构成要件及犯罪构成:辩护人故意帮助当事人伪造、毁灭证据,威胁、引诱证人改变证言或作伪证,侵犯公民人身权利与司法机关正常活动。法律依据:《刑法》第306条。本罪不包括民事、行政诉讼活动。 法律分析 一、辩护人伪造证据罪是如何构成的 1、辩护人伪造证据罪的构成: (1)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刑事诉讼中,帮助当事人伪造证据,威胁、引诱证人违反事实改变证言或者作伪证的行为; (3)主体是一般主体; (4)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人身权利与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六条,在刑事诉讼中,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伪造证据,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威胁、引诱证人违背事实改变证言或者作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提供、出示、引用的证人证言或者其他证据失实,不是有意伪造的,不属于伪造证据。 二、辩护人伪造证据罪需要哪些犯罪构成 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辩护人伪造证据罪的犯罪构成要件主要内容如下: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人身权利与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是复杂客体。本罪妨碍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是指司法机关的刑事诉讼活动。司法机关的民事诉讼活动、行政诉讼活动不能成为本罪的客体要件。因为刑事诉讼与民事、行政诉讼性质不同,同是妨害证据行为妨碍诉讼所造成的社会危害性大小也有不同,妨碍民事诉讼或行政诉讼活动的,不能直接以本罪论处, 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刑事诉讼中,毁灭、伪造证据,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威胁、引诱证人违反事实改变证言或者作伪证的行为。所谓证据,指刑事诉讼法中所称的证据,即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当事人,是指刑事诉讼法中所称之当事人,即被害人、自诉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在本条中,主要是指犯罪嫌疑人和刑事被告人。 结语 辩护人伪造证据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主观故意和客观行为,即在刑事诉讼中,辩护人帮助当事人伪造证据、威胁或引诱证人改变证言或作伪证,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和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六条,辩护人伪造证据罪可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节严重者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需注意,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提供、出示、引用的证人证言或其他证据失实,若非有意伪造,不构成伪造证据罪。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四、质证:第七十二条 证人应当客观陈述其亲身感知的事实,作证时不得使用猜测、推断或者评论性语言。 证人作证前不得旁听法庭审理,作证时不得以宣读事先准备的书面材料的方式陈述证言。 证人言辞表达有障碍的,可以通过其他表达方式作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二节 妨害司法罪 第三百零六条 在刑事诉讼中,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伪造证据,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威胁、引诱证人违背事实改变证言或者作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提供、出示、引用的证人证言或者其他证据失实,不是有意伪造的,不属于伪造证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四、质证:第六十七条 不能正确表达意思的人,不能作为证人。 待证事实与其年龄、智力状况或者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作为证人。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