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间借贷业务的种类有哪些? |
释义 | 本文重点介绍了民间借贷的几种形式以及如何防范借贷纠纷。民间借贷分为低利率互助、企业集资、发放高息和不规范中介借贷。为确保借款安全,借款人应签订规范的借条,明确还款日期、利息和借款金额,并在借款到期后及时催要。非法放高利贷属于犯罪行为,包括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高利转贷罪、集资诈骗罪和高利贷引发的其他刑事犯罪。民间中介机构和个人合法收入的自有资金高息放贷属于民间借贷行为,借贷纠纷可通过民事调整解决。 法律分析 民间借贷融资的形式包括低利率互助型借贷。 2.企业集资型借贷。 3.发放高息型借贷。 4.不规范的中介借贷。 一、借贷纠纷怎么防止 通过下列措施防止民间借贷纠纷:1.借款一定要写借条。2.借条用词要规范,不使用模棱两可的词语,且要借款人亲自写。3.写清楚还款日期、利息以及借款金额。4.借款到期后债权人要及时催要。 5.还款时一定要及时收回借条,或者让出借人当面销毁借条。 二、非法放高利贷构成什么罪 一般来讲,如果只是简单的放高利贷行为的话,那么只是违法的行为,并不会涉及到刑事犯罪,但如果情节比较特殊,那么就会构成犯罪。 1、在高利贷活动中,高利借贷再高利转贷达到一定数额标准的即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2、以转贷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且违法数额较大的构成高利转贷罪; 3、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构成集资诈骗罪; 4、高利贷行为极易引发非法拘禁、绑架、伤害、诈骗等其它刑事犯罪; 5、民间中介机构和个人合法收入的自有资金高息放贷的属民间借贷行为,如发生借贷纠纷,属民事调整范畴。 拓展延伸 民间借贷应注意的法律风险有哪些 民间借贷的常见法律风险是:1.借款人不明的法律风险;2.借贷用途的法律风险;3.借款利息的法律风险;4.借条内容不规范、不明确的法律风险。防范措施有:1.要借款人出具书面借条,而且要借款人本人当面书写、签字;2.借条当中应清楚、明确的写明借款人真实的身份证号;3.在借条中就借款的合法用途作明确写明;4.双方在借条中作合法、公道的利息约定。 结语 民间借贷融资的形式包括低利率互助型借贷、企业集资型借贷、发放高息型借贷和不规范的中介借贷。为了防止借贷纠纷,借款一定要写借条,借条用词规范且借款人亲自写,写清楚还款日期、利息以及借款金额,借款到期后债权人要及时催要,还款时及时收回借条或让出借人当面销毁借条。非法放高利贷的行为会构成犯罪,包括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高利转贷罪、集资诈骗罪和高利贷行为引发的其他刑事犯罪。民间中介机构和个人合法收入的自有资金高息放贷属于民间借贷行为,发生借贷纠纷属于民事调整范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百六十八条借款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但是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 借款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条款。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