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未公证的离婚协议有效吗? |
释义 | 离婚协议未进行公证并不影响离婚协议的效力,只要协议符合法定生效条件就有效。法定生效条件包括:协议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在真实的意思表示下制定;离婚协议内容不违反法律;协议双方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等。 一、私下签的合同有法律效力吗 双方私下签的合同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双方在私下签署的交易合同要根据其是否为双方的意思表示,是否违反法律、行政法规以及社会公共道德等标准来判定它的有效性,具体还要根据合同的具体内容。一般来说,两个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在双方自愿的情况下签订的合同只要不存在法律规定的无效情形,符合合同的生效要件,在法庭上都是有效的。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有的协议必须符合特定的形式,比如婚内财产协议,必须是书面,还有的协议以完成特定行为生效条件,比如离婚协议,双方办理离婚手续领取离婚证之后才生效。 二、没有公证的合同是否有效 依据我国法律规定,协议并不是非要公证才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只要符合生效要件的,不公证也是有效的。合同有效的法定条件有: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 三、成立的合同如何是有效的 合同成立后,必须符合法律要件才能产生约束力,具体如下: 1、当事人有与协议相适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民事行为能力包括合同行为能力和相应的缔约行为能力,这是当事人了解和把握合同的发展状况及法律效果的基本条件。 (1)自然人签订合同,原则上须有完全行为能力,限制行为能力人和无行为能力人不得亲自签订合同,而应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签订。 民法典有一个例外规定,限制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签订纯利益的合同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合同。 (2)对于非自然人而言,必须是依法定程序成立后才具有合同行为能力。同时还要具有相应的缔约能力,即必须在法律、行政法规及有关部门授予的权限范围内签订合同。 2、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不损害国家集体和第三人利益。缔约人的表示行为应真实地反映其内心的效果意思,即其效果意思与表示行为相一致。 意思表示不真实,对合同效力的影响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在一般误解等情况下,合同仍为有效。 (2)在重大误解时,合同则可被变更或者撤销。 (3)在乘人之危致使合同显失公平的情况下,合同可被变更或者撤销。 (4)在因欺诈、胁迫而成立合同场合,若损害国家利益,合同无效;若未损害国家利益,合同可被变更或撤销。 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一般来说,合同成立时就生效。 4、当事人也可以在合同中约定生效的时间,比如到一定期限后生效,或一个条件满足后生效,成为附条件和附期限的合同。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四十六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第一百五十三条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五十四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