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刑法67条第三款是否适用于缓刑? |
释义 | 刑法67条第三款规定了缓刑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包括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以及不是累犯。缓刑适用对象是罪行较轻的犯罪分子,而对于罪行较重的犯罪分子和累犯,则不适用缓刑。 法律分析 刑法67条第三款是对自首的规定,只要满足缓刑适用条件,即可适用缓刑。 缓刑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如下: 1、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缓刑的附条件不执行原判刑罚的特点,决定了缓刑的适用对象只能是罪行较轻的犯罪分子。而罪行的轻重是与犯罪人被判处的刑罚轻重相适应的。我国刑法典之所以将缓刑的适用对象规定为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就是因为这些犯罪分子的罪行较轻,社会危害性较小。相反,被判处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因其罪行较重,社会危害性较大,而未被列为适用缓刑的对象; 2、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适用缓刑不致再危害社会。这是适用缓刑的根本条件。也即有些犯罪分子虽然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但是根据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不予关押不至于危害社会的,才能适用缓刑; 3、犯罪分子不是累犯。累犯屡教不改、主观恶性较深,有再犯之虞,适用缓刑难以防止其再犯新罪。所以,累犯不能适用缓刑。 拓展延伸 刑法67条第三款如何适用于缓刑的判决决策? 刑法67条第三款是关于缓刑的具体规定,根据该款规定,判决缓刑需要综合考虑被告人的犯罪情节、社会危险性、悔罪表现等因素。具体适用时,法院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和决策。首先,法院会审查被告人的犯罪事实和证据,评估其犯罪行为的严重性。其次,法院会考虑被告人的个人情况,包括年龄、教育背景、家庭状况等,以及是否有悔罪表现和改造可能性。最后,法院会综合权衡社会对被告人缓刑的接受程度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做出是否适用缓刑的决策。总之,刑法67条第三款的适用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以公正、合理的方式做出判决决策。 结语 根据刑法67条第三款的规定,缓刑适用条件相对较为严格。只有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并且在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上能够证明不再危害社会,且不属于累犯,方可适用缓刑。法院在判断适用缓刑时会综合考虑被告人的犯罪情节、社会危险性、悔罪表现等因素,以公正、合理的方式做出决策。因此,刑法67条第三款的适用需要权衡多个因素,以确保判决的公正性和社会的安全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 【自首】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