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用诉讼手段追企业债务风险有什么呢
释义
    民事诉讼时间长,成本高,阻力大,举证难,容易久拖不决,劳财费力,得不偿失。诉讼费用高,在异地诉讼时更难执行,成本陡增。证据不充分,败诉风险加大,诉讼成本增加。一、根据民事诉讼法,民事案件在立案前需进行立案审查,符合条件后由人民法院立案庭受理并要求交纳诉讼费用后方可正式立案。从立案到开庭约需一个月左右时间,一审可在立案后6个月内审结,即使采用简易程序也可在3个月内审结。如当事人提起上诉,上诉后二审需在3个月内审结。另外,当事人对已生效的判决、裁定或调解书可在两年内申请再审。执行方面,法律文书确定的最后支付期限到来后,申请执行的时效为两年。可见,通过民事诉讼解决债务纠纷面临久拖不决、劳财费力等问题,得不偿失。
    二、尽管国家对诉讼费用进行了减免,但各地法院标准不一,收费比例普遍较高,特别是在地域偏远、经济落后的地区或标的金额较大时,支付高额诉讼费用增加了成本。此外,诉讼结果不确定,代理律师费用也需支付。综上所述,在债权利益得不到实现时,民事诉讼不仅火上浇油,更是雪上加霜。
    三、异地诉讼时,对方当事人具有“主场优势”,加之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使得本来普通的民事争议被蒙上神秘面纱,诉讼过程异常艰难,诉讼结果难以执行,使债权人劳神费力,成本陡增。
    四、一些企业合同签定不规范、管理不完善、原始资料不全等问题导致证据遗失或灭失,或者证据证明力不强、取得形式存在瑕疵等原因,加大了诉讼败诉风险,也增加了诉讼成本。在民事诉讼中,“谁主张谁举证”的规则下,证据意识不强或存在疏漏或问题,更会增加举证难度和败诉风险。《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
    立案和受理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
    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
    的起诉,必须受理。
    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
    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
    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该内容由 丁旭涛律师 和 家和律云 共创回答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1 22:3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