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职务侵占到公安机关立案吗 |
释义 | 公安机关对职务侵占案件应按管辖范围迅速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追究刑责时,应立案;认为无犯罪事实或事实轻微时,不立案,并通知控告人不立案原因。 法律分析 职务侵占到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对于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 拓展延伸 职务侵占行为的法律后果及相关处罚措施 职务侵占是指个人利用职务之便,非法占有、使用或转移属于单位或他人的财物或权益。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职务侵占行为属于职务犯罪的范畴,一旦被定罪,将面临法律的制裁。法律对职务侵占的处罚措施包括罚金、有期徒刑等,具体刑罚将根据侵占金额的大小、情节的严重程度等因素进行裁定。同时,职务侵占行为也可能导致公安机关立案调查,进一步追究刑事责任。因此,对于从事职务的人员来说,要严守职业道德,遵守法律法规,杜绝职务侵占行为,以免承担法律的严厉后果。 结语 公安机关应按照管辖范围,迅速审查职务侵占材料。若认定存在犯罪事实需追究刑责,应立案;若认为无犯罪事实或事实轻微,不需追究刑责,应告知控告人不立案原因。职务侵占是利用职务之便非法占有他人财物或权益,属职务犯罪范畴。我国刑法对其处罚措施包括罚金、有期徒刑等,具体刑罚根据侵占金额、情节等因素裁定。从业人员应遵守职业道德、法律法规,杜绝职务侵占行为,以免承担法律后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