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有哪些特点 |
释义 | 法律分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1、主体为一般主体,单位可以成为本罪主体; 2、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3、客体是国家对社会公共安全的管理秩序; 4、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故意使用危险方法侵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权或者重大公私财产权的行为。 一、决水罪既遂的处罚标准是什么 决水罪既遂的处罚标准如下: 1、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决水罪的犯罪构成如下: 1、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生命、健康或重大财产的安全。同放火一样,决水也是一种危险性很大的犯罪方法; 2、客观要件。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危害公共安全的决水行为。这是决水罪区别于放火、爆炸、投毒等犯罪的主要标志; 3、主体要件。主体为一般主体,即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构成; 4、主观要件。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即行为人明知其决水行为会危害公共安全,并且希望或者放任危害公共安全的结果发生。 二、故意投毒构成什么罪 故意投毒属于投放危险物质罪。只要行为人实人实施了故意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并且足以威胁不特定的多数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不要求造成严重后果,就构成犯罪,应当立案追究。 投放危险物质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1、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3、主体为一般主体; 4、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三、投毒罪立案的标准是什么 投放危险物质罪是行为犯,目前没有法律规定具体的立案标准。其成立并不需要出现不特定多数人的中毒或重大公私财产遭受毁损的实际结果,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投放危险物质的行为,且其行为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可以立案追究其刑事责任。 投放危险物质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1、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成为本罪主体; 2、可以出于直接故意,也可以出于间接故意,投毒的动机可以是各种各样,但不同的动机并不影响定罪; 3、侵犯的客体要件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4、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投放毒害性 、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隐匿财务会计报告罪既遂的量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隐匿财务会计报告罪是指故意隐匿、故意销毁有法定保存义务的会计报告,情节严重的行为。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