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行贿罪的界限是什么? |
释义 | 行贿罪分为个人行贿罪、单位行贿罪和单位行贿罪三种情况。个人行贿罪的立案标准是谋取不正当利益,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数额在3万元以上;贿赂金额在1万元以上不满3万元的,有六种情形之一。单位行贿罪的立案标准是个人行贿数额在10万元以上,单位行贿数额在20万元以上;个人行贿数额不足10万元,单位行贿数额不足10万元,但有四种情形之一。 法律分析 具体分为个人行贿罪、单位行贿罪、单位行贿罪三种情况:个人行贿罪立案标准为谋取不正当利益,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数额在3万元以上的,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条的规定,以行贿罪追究刑事责任。贿赂金额在一万元以上不满三万元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条的规定,以贿赂罪追究刑事责任: (一)贿赂三人以上的; (二)非法所得用于贿赂的; (三)通过贿赂谋取职务提拔调整的; (四)向负有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工作人员行贿,实施非法活动的; (五)向司法工作人员行贿,影响司法公正的; (六)经济损失金额在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一百万元的。单位行贿罪立案标准涉嫌下列情节之一的,应当定罪: (一)个人行贿数额在10万元以上,单位行贿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 (二)个人行贿数额不足10万元,单位行贿数额不足10万元,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贿以谋取非法利益;贿赂三个以上单位;贿赂党政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造成国家或社会利益重大损失的。 拓展延伸 行贿罪的构成要件及适用范围 行贿罪的构成要件及适用范围是指在法律上认定行贿罪成立所必须满足的条件,以及该罪行适用的范围和情形。行贿罪构成要件一般包括行为人的故意行为、给予、承诺或者索取财物的行为、以及与行为人职务、地位相关的关系。适用范围包括公职人员受贿、非公职人员受贿等不同情形。行贿罪的构成要件及适用范围的明确规定,有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打击腐败行为,保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同时,相关法律的适用也需要考虑具体案件的事实和证据,确保公正审判和合理裁决。 结语 行贿罪的构成要件及适用范围的明确规定,有助于打击腐败行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个人行贿罪和单位行贿罪分别以不同金额和情节为立案标准,严惩行贿行为。我们应当加强对行贿罪的打击力度,保护国家利益和社会秩序。在适用相关法律时,要充分考虑具体案件的事实和证据,确保公正审判和合理裁决。通过严厉打击行贿罪,我们将为社会建设和法治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为谋取不正当利益,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条的规定以行贿罪追究刑事责任。行贿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不满三万元,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条的规定以行贿罪追究刑事责任:(一)向三人以上行贿的;(二)将违法所得用于行贿的;(三)通过行贿谋取职务提拔、调整的;(四)向负有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工作人员行贿,实施非法活动的;(五)向司法工作人员行贿,影响司法公正的;(六)造成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一百万元的。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