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吸毒者被他人收容,将面临何种行政处罚?
释义
    容留他人吸毒是一种犯罪行为,根据刑法第三百五十四条的规定,犯罪行为人将他人提供场所用于吸食、注射毒品的,将受到刑事追究。刑事立案标准明确了多种情形下应予立案追诉,包括多次容留他人吸毒、一次容留三人以上吸毒、以牟利为目的容留他人吸毒等。如果未达到立案标准,可按照禁毒法进行行政处罚。容留他人吸毒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对国家毒品管制制度和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侵害,应受到严厉打击。
    法律分析
    刑法第三百五十四条规定: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容留他人吸毒是行为犯。从刑法条款来看,行为人只要明知他人吸毒而为其提供场所,就可以构成容留他人吸毒罪。容留他人吸毒的人数和次数的多少、持续时间的长短并不是构成本罪的要件,仅是作为量刑情节考虑。
    犯罪最本质的特征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容留他人吸毒罪的社会危害性体现在侵害国家毒品管制制度和人们的身心健康,其危害程度应当达到严重扰乱社会管理秩序,造成一定的人身损害程度。如果容留他人吸毒的情节显著轻微,则不能认定为犯罪,否则势必会出现打击面过宽,达不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以下为刑事立案标准: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三),二〇一二年五月十六日》第十一条规定:[容留他人吸毒案(刑法第三百五十四条)]提供场所,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两次以上的;
    (二)一次容留三人以上吸食、注射毒品的;
    (三)因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被行政处罚,又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
    (四)容留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的;
    (五)以牟利为目的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
    (六)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造成严重后果或者其他情节严重的。
    如果未达到刑事立案标准,那么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六十一条: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容留他人吸食毒品涉嫌犯罪,达不到立案标准的可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进行行政处罚,容留他人吸毒社会危害性大,严重损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也是滋生新的犯罪,造成社会不稳定的重要祸因,是国家依法重点打击的行为。
    结语
    容留他人吸毒是一种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其社会危害性主要体现在侵害国家毒品管制制度和人们的身心健康。根据刑法第三百五十四条的规定,容留他人吸毒将受到法律的严惩。刑事立案标准进一步明确了涉及容留他人吸毒的情节,从而确保公安机关能够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于未达到立案标准的情况,禁毒法也规定了相应的行政处罚措施。容留他人吸毒行为的打击是国家依法重点关注的问题,旨在维护社会秩序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四章 戒毒措施 第三十一条 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帮助吸毒人员戒除毒瘾,教育和挽救吸毒人员。
    吸毒成瘾人员应当进行戒毒治疗。
    吸毒成瘾的认定办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公安部门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四章 戒毒措施 第三十二条 公安机关可以对涉嫌吸毒的人员进行必要的检测,被检测人员应当予以配合;对拒绝接受检测的,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或者其派出机构负责人批准,可以强制检测。
    公安机关应当对吸毒人员进行登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四章 戒毒措施 第三十三条 对吸毒成瘾人员,公安机关可以责令其接受社区戒毒,同时通知吸毒人员户籍所在地或者现居住地的城市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社区戒毒的期限为三年。
    戒毒人员应当在户籍所在地接受社区戒毒;在户籍所在地以外的现居住地有固定住所的,可以在现居住地接受社区戒毒。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7:3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