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食品中检出头发,消费者可获赔偿标准 |
释义 | 食品中有头发最高赔偿金额: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消费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受到损害,可以向经营者或生产者要求赔偿损失。对于生产不符合标准的食品或明知不符合标准的食品,消费者可以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商家应先行赔付,不得推诿。消费者也可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或向法院起诉。消费者协会是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社会组织。 法律分析 食品中有头发最高赔偿金额: 1、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 2、如果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除了消费者要求赔偿损失外,对于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惩罚性赔偿,惩罚性赔偿是有最低赔偿金额的。 要求商家赔偿可以先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的,可以向消费者协会进行投诉,也可以向法院起诉处理。 中国消费者协会,是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社会监督的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全国性社会组织。消费者协会和其他消费者组织是依法成立的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社会监督的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社会组织。中国消费者协会的宗旨是: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社会监督,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引导广大消费者合理、科学消费,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如果与商家发生纠纷的,那么是可以向消费者协会进行投诉的,消费者协会会根据具体的纠纷进行调解。 所以,你知道食品吃出头发应该怎么进行赔偿了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消费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损失,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损失。接到消费者赔偿要求的生产经营者,应当实行首负责任制,先行赔付,不得推诿;属于生产者责任的,经营者赔偿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属于经营者责任的,生产者赔偿后有权向经营者追偿。 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但是,食品的标签、说明书存在不影响食品安全且不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的瑕疵的除外。 结语 食品中发现头发后,消费者有权要求赔偿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明知不符合标准的食品的生产者或经营者,除赔偿损失外,还可能面临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的要求。即使赔偿金额不足一千元,最低也应为一千元。消费者可先尝试与商家协商解决,如协商不成,可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或向法院起诉。消费者协会是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社会组织,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社会监督。了解这些规定,您可以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21修正):第七章 食品安全事故处置 第一百零八条 食品安全事故调查部门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了解与事故有关的情况,并要求提供相关资料和样品。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按照要求提供相关资料和样品,不得拒绝。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干涉食品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21修正):第二章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 第二十条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农业行政部门应当及时相互通报食品、食用农产品安全风险监测信息。 国务院卫生行政、农业行政部门应当及时相互通报食品、食用农产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等信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21修正):第十章 附则 第一百五十条 本法下列用语的含义: 食品,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 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预包装食品,指预先定量包装或者制作在包装材料、容器中的食品。 食品添加剂,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包括营养强化剂。 用于食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指包装、盛放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剂用的纸、竹、木、金属、搪瓷、陶瓷、塑料、橡胶、天然纤维、化学纤维、玻璃等制品和直接接触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剂的涂料。 用于食品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指在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剂生产、销售、使用过程中直接接触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剂的机械、管道、传送带、容器、用具、餐具等。 用于食品的洗涤剂、消毒剂,指直接用于洗涤或者消毒食品、餐具、饮具以及直接接触食品的工具、设备或者食品包装材料和容器的物质。 食品保质期,指食品在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 食源性疾病,指食品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包括食物中毒。 食品安全事故,指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源于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危害或者可能有危害的事故。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