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农民工未签劳动合同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
释义 |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必须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如果农民工拒绝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可以书面通知其签订,并在期限届满后终止劳动关系。根据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如果用人单位违反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也需要向劳动者支付二倍的工资。 法律分析 农民工不签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可以书面通知其签订期限,期限届满依然拒绝签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可以终止劳动关系。《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拓展延伸 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合同缺失时的维权途径 当农民工在劳动过程中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时,他们仍然享有劳动权益保障。在这种情况下,农民工可以采取以下维权途径来保护自己的权益。首先,他们可以通过与雇主进行沟通和协商,争取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以确保双方权益得到保障。其次,农民工可以寻求劳动监察部门或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的帮助,提出申诉并要求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此外,农民工还可以咨询专业的劳动法律服务机构,寻求法律援助和咨询,以获取更具体的维权建议。总之,农民工在合同缺失时仍然有多种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劳动权益,重要的是他们要积极主动地争取自己的权益,寻求专业帮助并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 结语 农民工在劳动合同缺失的情况下,仍享有劳动权益保障。可通过沟通、协商与雇主签订劳动合同,或求助劳动监察部门、仲裁机构维权。咨询劳动法律服务机构,获取法律援助和建议。农民工应积极主动争取权益,提高法律意识。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