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离婚后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标准有哪些?
释义
    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及偿还方式。根据司法解释,夫妻共同债务包括共同签字或夫妻一方追认的债务,以及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但超出日常生活需要的个人债务,除非用于共同生产经营,否则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如果共同财产不足以偿还债务,需双方协商或由法院判决解决。
    法律分析
    涉夫妻债务纠纷案件的司法解释明确规定,夫妻双方共同签字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债权人以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为由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债权人以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为由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1、夫妻一方举债中,债权人和债务人明确约定该债务为一方个人债务的,
    2、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第三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财产清偿。
    3、能够证明该债务不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产生的。
    4、能够证明债务未用于共同的婚姻生活。
    5、夫或妻一方因侵害他人人身财产权利所产生的债务,因其性质和法律特征的特殊性、专属性,应推定为其个人债务。
    夫妻共同债务应当怎样认定呢,夫妻共同债务认定标准有
    夫妻共同债务包括以下几种:
    1.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
    2.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
    3.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但是,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共同生产经营的债务。
    对于夫妻共同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或者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结语
    根据司法解释,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标准包括夫妻双方共同签字或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若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超出日常生活需要所负债务,但债权人能证明该债务用于共同生产经营,则也可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对于夫妻共同债务的偿还,若共同财产不足清偿或财产归各自所有,应由双方协议清偿;若协议不成,可由人民法院判决解决。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四条,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但是,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确定夫妻共同债务认定标准的意义是什么?
    十多年来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城乡居民家庭财产结构、类型、数量、形态以及理财模式等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公众的婚姻家庭观念和家庭投资渠道也日趋多元化。许多家庭的财富因此快速增长,同时因投资而产生债务的风险也在不断放大。
    夫妻共同债务如何认定,离婚时夫妻共同债务如何分割
    夫妻共同债务主要是基于夫妻家庭共同生活的需要,以及对共有财产的管理、使用、收益和处分而产生的债务。以下债务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
    1、夫妻双方共同签字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
    2、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
    3、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债务。
    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的,或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夫妻共同债务标准是什么怎么区分
    夫妻共同债务可从债务产生的时间和目的进行认定,具体标准如下:
    1、为满足夫妻共同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
    2、婚前一方借款购置的财产已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为购置这些财产所负的债务。
    3、夫妻共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负的债务,或者一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经营收入主要用于家庭生活或配偶分享所负的债务。
    4、夫妻书面协议约定为共同债务的债务等。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 17:5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