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指定监护人的适用条件有什么 |
释义 | 监护人对监护责任有争议时,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可以由有关组织或法院指定。如果由有关组织指定,必须经过法院的程序。如果不服,可以申请法院撤销指定并另行指定监护人。未经有关组织指定的监护人不得直接请求法院指定。 法律分析 指定监护适用的条件:监护人对监护责任有争议。 对未成年人监护人的指定分为两种情况: 1、由有关组织指定; 2、由法院指定。 前者是后者的必要程序,即对监护人有争议的,必须由有关组织指定。不服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作出撤销指定的判决,另行指定监护人;未经有关组织指定的,不得直接请求人民法院作出指定。 拓展延伸 确定指定监护人的适用条件需要考虑多个方面。首先,必须确定监护人的身份是否合法,即是否满足法律规定的监护人身份。其次,需要考虑监护人的能力和意愿,即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和意愿为被监护人提供必要的照顾和保护。此外,还需要考虑被监护人的具体情况,如年龄、身体状况、家庭背景等,以确定监护人是否符合被监护人的实际需要。最后,还需要考虑监护人与被监护人之间的关系,如是否存在利益冲突等。总之,确定指定监护人的适用条件需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以确保被监护人得到最好的照顾和保护。 结语 指定监护适用条件包括监护人对监护责任有争议,由有关组织或法院指定监护人。确定指定监护人的适用条件需要全面考虑监护人的身份、能力、意愿、被监护人的情况和监护人与被监护人之间的关系等因素,以确保被监护人得到最好的照顾和保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十一条对监护人的确定有争议的,由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指定监护人,有关当事人对指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有关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民政部门或者人民法院应当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在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中指定监护人。 依据本条第一款规定指定监护人前,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处于无人保护状态的,由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法律规定的有关组织或者民政部门担任临时监护人。 监护人被指定后,不得擅自变更;擅自变更的,不免除被指定的监护人的责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