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事业单位退休后能拿到的房补金额是多少? |
释义 | 事业单位退休后的房补标准根据工作年限和地域差异确定,退休费按工资和薪级的一定比例计发。住房补贴是根据地方政府规定的标准发放,经济发达地区的补贴较高,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则无法实施。已购房或承租公有住房的职工不享受补贴,补贴额根据住房面积和补贴标准计算。补贴由单位自行负担,工龄也是考虑因素之一。 法律分析 事业单位退休后房补能拿多少如下: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的退休费按本人退休前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 住房补贴也是一项地域性比较强的政策,一些经济发达的省市普通职工一个月就可以领到几千元的房补,而一些经济较差的地方连一分钱都没有。 住房补贴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对无住房职工或住房面积未达到规定标准的职工,发放的现金补贴。 住房补贴发放的原则是: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由各地政府根据当地经济适用住房平均价格、平均工资,以及职工应享有的住房面积等因素具体确定。 企事业单位的住房补贴发放的对象是职工。经济发达地方的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已经实施,企业根据自身的条件参照执行,经济欠发展的地区还无法实施。 已按房改优惠政策购买了规定面积标准住房的职工不享受住房补贴;承租公有住房的职工在自愿退出所租住的住房后,可以享受住房补贴。职工住房面积未达到规定标准的住房补贴办法和职工住房面积标准按地方政府规定施行。 职工的住房补贴额:向职工发放的住房补贴额等于每平方米建筑面积补贴额与该职工的住房补贴面积的乘积。 无房职工的补贴面积,按规定的住房补贴面积的乘积。无房职工的补贴面积,按规定的住房补贴面积标准计算。每个职工的住房补贴由各职工单位自行负担。发放住房补贴应考虑建立在住房公积金制度前的职工工龄。 结语 事业单位退休后的房补发放标准根据工作年限和地域差异而定,退休人员可根据个人的退休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来计发退休费。住房补贴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对无住房或住房面积未达标的职工发放的现金补贴。各地政府根据当地经济适用住房平均价格、平均工资和职工应享有的住房面积等因素确定具体发放标准。职工的住房补贴额根据每平方米建筑面积补贴额与职工的住房补贴面积的乘积计算。已购买规定面积住房的职工不享受住房补贴,承租公有住房的职工在自愿退出后可享受补贴。请注意,发放住房补贴应考虑职工工龄等因素。 法律依据 《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 第一条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的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 (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二)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本项规定也适用于工作条件与工人相同的基层干部。 (三)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四)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