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分配承办人后多久开庭 |
释义 | 分配承办人后开庭时间如下: 1、法律对什么时候开庭没有明文规定,但对什么时候结案有规定; 2、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3、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会提前通知的,法院立案到开庭审理时间具体视案件情况而定。法律并没有直接规定开庭后多长时间结案,但是对于案件的总体审限有相关限制。 1、首先,应该保证所留的联系方式畅通,以便法院通知能够及时告知你们; 2、其次,法院立案后,会将法律文书送达被告,如你起诉时,所留被告地址不够详细,或找不到被告,该案将会被中止; 3、还有,法院立案后,送达被告法律文书,一般情况下会给被告一个月的举证期限。也就说,从立案到审判至少需要一个月时间。 法庭审理流程如下: 1、开庭;开庭是法庭审理的开始,其任务是为完成实体审理做好程序上的准备。 2、法庭调查。法庭调查是法庭审判的核心阶段。在这一阶段,合议庭要在公诉人、当事人、辩护人、代理人等的参加下,通过提出证据和对证据进行质证,当庭调查证据,全面查明案件事实,为法庭作出正确的裁判提供事实根据。 3、法庭辩论; 4、被告人最后陈述; 5、评议和审判。 综上所述,案件分配承办人后的开庭期限法律对此并没有规定,其只是说明该案件的承办人已经确定了,具体的开庭时间会在开庭前3日以前就通知诉讼参与人的,其通知包含具体的开庭时间、地点以及案由等内容。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开庭审理: (一)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正当理由没有到庭的; (二)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的; (三)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重新鉴定、勘验,或者需要补充调查的; (四)其他应当延期的情形。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