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公司推迟发放工资是否违法?
释义
    推迟工资发放是否违法取决于是否属于恶意拖欠。单位可根据法律规定最多延迟30天发放工资,但需征得工会同意。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察工资支付情况,若单位侵害劳动者权益,可责令支付工资、经济补偿和赔偿金。
    法律分析
    推迟工资发放是违法。单位拖欠员工工资三十天发放,是否违法是需看是否属于恶意拖欠。如果单位营业困难,或者是其他非单位原因可以拖欠员工工资的是可以根据地方法律规定最多延迟三十天发放工资的。依据《工资支付暂行条例》规定各级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察用人单位工资支付的情况。用人单位有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劳动者工资和经济补偿,并可责令其支付赔偿金。
    《对〈工资支付暂行规定〉有关问题的补充规定》第4条的规定,用人单位确因生产经营困难、资金周转受到影响,在征得本单位工会同意后,可暂时延期支付劳动者工资,延期时间的最长限制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行政部门根据各地情况确定。
    《工资支付暂行条例》第十八条各级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察用人单位工资支付的情况。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劳动者工资和经济补偿,并可责令其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经济补偿和赔偿金的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拓展延伸
    公司推迟发放工资对员工的权益有何影响?
    公司推迟发放工资对员工的权益有着重大的负面影响。首先,员工可能面临经济困难,无法按时支付日常开销和账单,导致生活压力增加。其次,推迟发放工资可能违反劳动法规定,侵犯员工的合法权益,可能引发员工的不满和抗议,损害公司的声誉。此外,员工可能会失去对公司的信任和忠诚度,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还可能导致员工流失和招聘难度增加,对公司的运营和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公司应该严格遵守工资支付的法律规定,确保及时发放工资,维护员工的权益和公司的良好形象。
    结语
    推迟发放工资对员工权益有负面影响,可能违法侵害员工合法权益,损害公司声誉。员工面临经济困难,生活压力增加,对公司产生不满。丧失员工信任和忠诚度,影响工作积极性和效率。导致员工流失和招聘难度增加,对公司运营不利。公司应遵守法律规定,及时发放工资,维护员工权益和公司形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四十八条 【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七条 【违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五十条 【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后双方的义务】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5:0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