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战时临阵脱逃罪刑罚标准及其含义
释义
    战时临阵脱逃罪是指军人在战斗中或接受作战任务后擅自逃离岗位的行为,构成特征包括犯罪客体、客观方、主体和主观方面。该罪的量刑标准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严重情节可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包括携带武器装备脱逃、煽动他人脱逃等。
    法律分析
    一、什么是战时临阵脱逃罪
    (一)战时临阵脱逃罪的概念
    战时临阵脱逃罪,是指军人在战斗中或者在接受作战任务后,因贪生怕死、畏惧战斗,擅自逃离战斗岗位的行为。
    (二)战时临阵脱逃罪的构成特征
    1、犯罪客体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军人参战秩序,我军每一名军人都肩负着保卫祖国的神圣使命。
    2、犯罪客观方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临阵擅自逃离战斗岗位的行为。
    3、犯罪主体
    本罪的犯罪主体是所有军人。从司法实践看,犯战时临阵脱逃罪的,既有士兵又有军官,既有战斗人员又有非战斗人员。
    4、犯罪主观方面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且为直接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逃避参加战斗将会对作战造成危害结果,却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危害结果的发生。
    二、战时临阵脱逃罪量刑标准
    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使战斗、战役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情节严重,是指:
    (1)携带武器装备或者军事秘密脱逃的;
    (2)煽动他人或组织他人脱逃的;
    (3)在战斗最激烈、最关键时刻,在重要岗位上脱逃的;
    (4)滥用红十字会旗帜或徽章以及以私自佩带红十字微章和袖章的;
    (5)舰艇、飞行人员放弃舰艇、飞机脱逃的;
    (6)对处在危难情况下的军人和友邻部队,可以救援却脱逃的;
    (7)采用暴力、威胁手段达到脱逃目的等。
    致使战斗、战役遭受重大损失,是本罪的加重处罚情节。一般是指由于行为人犯本条罪,使部队遭受重大伤亡,战时遭受严重失利,或者严重影响了本次战役全局等。
    战时临阵脱逃罪属于特殊主体的犯罪,根据《刑法》中的规定,只能由现役军人构成,并且构成的行为也比较特殊,必须要是在进行战争的过程中。至于战时临阵脱逃罪量刑标准,从上文的介绍中了解到一般是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但要是临阵脱逃行为致使战斗、战役遭受重大损失的话最高可以处死刑。
    结语
    战时临阵脱逃罪是指军人在战斗中或接受作战任务后,擅自逃离战斗岗位的行为。该罪的构成特征包括侵犯军人参战秩序、行为人临阵擅自逃离战斗岗位、所有军人都可构成犯罪主体以及故意且为直接故意等。根据量刑标准,犯该罪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者可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其中,情节严重的条件包括携带武器装备或军事秘密脱逃、煽动他人或组织他人脱逃、在关键时刻脱逃等。对于致使战斗、战役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况,处罚更为严厉。总的来说,战时临阵脱逃罪属于特殊主体的犯罪,其量刑标准严格,以维护军人参战秩序和国家安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十章 军人违反职责罪 第四百四十九条 在战时,对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没有现实危险宣告缓刑的犯罪军人,允许其戴罪立功,确有立功表现时,可以撤销原判刑罚,不以犯罪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武装警察法(2020修订):第三章 任务和权限 第二十一条 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协助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和监狱等执行逮捕、追捕任务,根据所协助机关的决定,协助搜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的人身和住所以及涉嫌藏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或者违法物品的场所、交通工具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十章 军人违反职责罪 第四百二十四条 战时临阵脱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使战斗、战役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3 12:4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