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盗窃法院不判有案底吗 |
释义 | 刑事诉讼期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没有刑事犯罪案底。案底是指经过法院刑事审判并被判有罪的人,作为再次犯罪定罪量刑的参考。与案底不同,行政违法行为一般不会记入案底,只有涉及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才会终身伴随。留案底一般指将犯罪事实记录在户籍或人事档案中,而行政违法处罚一般不会进入档案。公安和检察部门没有定罪的资格,罪刑法定原则明确规定未经审判不得定罪。 法律分析 刑事诉讼期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没有刑事犯罪案底的。我国《刑法》施行罪刑法定原则,人民法院依法判决有罪后,就有刑事犯罪案底。 案底和前科的区别 案底还有另一个更为标准的并且为我国现行刑法所承认的名称,即前科。不过也有人认为两者不是一个完全等同的概念。 从前科的角度。只有经过法院刑事审判,并被判决有罪(受否真正承担刑事责任即是否收到刑罚不是必需条件),那么你就被认为是有刑事前科的人。 在法律上对刑事前科。一般仅作为再次犯罪定罪量刑的一个酌定参考情节,是否采纳并不是强制的,这区别于犯罪受罚后5年内再犯而必须从重的累犯制度,你也可以把这种一般累犯认为是一种特殊的前科。 此外特别累犯即涉及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则这一前科将伴随此人终身,只要再犯同样类型的罪,其前科就会作为定罪的一个参考标准,且必须从重判罚。 我们平时在生活中的所说的案底可能更宽泛些。例如一些因为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而受到公安部门行政处罚的人被要求留下资料甚至指纹等材料,也被称作留下案底。但在法律上这不能被作为评价一个人的法定情节。 我国刑法明文规定了罪刑法定,这包涵了一个原理,即未经审判不得定罪,公安和检察部门是没有对一个人定罪的资格的。 所谓留案底一般是指将犯罪事实记录在户籍或者人事档案中。行政违法一般是不会记入户籍或人事档案的,治安处罚,只要没有通知单位一般不会进入档案。 结语 案底和前科是两个不完全等同的概念。案底是指在刑事诉讼期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没有刑事犯罪记录,而一旦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决有罪后,就会有刑事犯罪案底。前科则更为标准,只有经过法院刑事审判并被判决有罪,才被认为是有刑事前科的人。在法律上,刑事前科一般作为再次犯罪定罪量刑的参考情节,是否采纳并不是强制的。特别累犯涉及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其前科将伴随此人终身,并必须从重判罚。在生活中,一些行政违法行为可能被称作留下案底,但在法律上不能作为评价一个人的法定情节。根据我国刑法明文规定,未经审判不得定罪,公安和检察部门没有对一个人定罪的资格。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五十三条 邮政工作人员私自开拆或者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犯前款罪而窃取财物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