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入职后公司未能提供劳动合同,如何解决?
释义
    劳动合同缺失时,可以直接向公司索要,劳动合同是一式两份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应包含必备条款和其他约定事项。劳动关系的建立应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如果未及时签订,应在一个月内补办。公司不签劳动合同可以申请仲裁。若公司收走两份劳动合同,这种行为是不合理的,员工有权要求合同并且签署后,双方都无权随意修改合同内容。
    法律分析
    一、入职后公司签劳动合同没给我一份怎么办?
    可以直接和公司索要,劳动合同是一式两份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十六条【劳动合同的生效】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
    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第十七条【劳动合同的内容】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二、签劳动合同的时间是怎么规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十条【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三、公司不签劳动合同是否可以申请仲裁?
    公司不签劳动合同可以申请仲裁。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事实上,公司把两份劳动合同都收走的这种行为本身就不合理,如果员工直接跟公司索要劳动合同,正常情况下公司也不会不给。签完劳动合同后,员工或用人单位都没有权利随便修改劳动合同的内容。
    结语
    合理维护劳动权益,是每位员工应当坚守的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应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盖章生效。如果公司未签发劳动合同,您可以直接向公司索要。劳动合同是一式两份的,您应确保自己持有一份有效的劳动合同。若公司拒绝提供劳动合同,您可以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申请仲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请牢记,劳动合同一经签订,双方均无权随意修改合同内容。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法律责任第八十九条【不出具解除、终止书面证明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未向劳动者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书面证明,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第三十八条【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第三十六条【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3 22: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