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非法集资和金融诈骗的区别
释义
    法律分析:非法集资罪和诈骗罪区别:1、诈骗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直接使被骗人交付财物的行为,非法集资罪是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行为;
    2、诈骗罪的侵害对象是特定的,集资诈骗罪侵害的对象是不特定多数人。
    一、集资诈骗的四个构成要件
    集资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有关金融法律、法规的规定,使用诈骗方法进行非法集资,扰乱国家正常金融秩序,侵犯公私财产所有权,且数额较大的行为。本罪的构成要件是:
    1、本罪侵犯的客体为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国家的金融秩序,又侵犯了公司财产所有权。
    2、本罪的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注意本罪名可构成单位犯罪。
    3、客观方面可总结为以下六个方面:
    (1)非法性: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
    (2)公开性: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
    (3)利诱性: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
    (4)社会性: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
    (5)诈骗性:只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集资。
    4、本罪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应注意,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是区分集资诈骗罪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关键要件,也是在办理涉嫌集资诈骗罪案件中的辩护重点。
    二、故意自伤、伪装工伤、骗取赔偿行为性质的认定
    根据刑法的规定,诈骗罪在主观方面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客观方面的行为特征是以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欺骗方法,使财物所有人、管理人等产生错觉,信以为真,从而似乎自愿地交出财物。所谓虚构事实,指捏造并不存在的事情,以骗取被害人的信任。所谓隐瞒真相,指对被害人掩盖客观存在的某种事实,以哄骗被害人,使其似乎自愿地交出财物。实质上,这种自愿是被害人受犯罪人欺骗而上当所致,并非出自被害人的真正意愿。
    诈骗罪的基本构造为:行为人以不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实施欺诈行为——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而处分其财产——行为人取得财产——被害人受到财产上的损害。
    诈骗罪的基本特征为:一是诈骗罪在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二是诈骗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使他人陷入错误认识,进而发生侵害他人财物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而且具有不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
    不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包括两种情况,一是使他人的财物转移为自己所有(积极利益的增加);二是使他人免除或者减少自己的债务(消极利益的减少)。诈骗罪中的欺诈手段和其他侵犯财产犯罪中的欺诈手段的根本区别是:诈骗罪中欺诈手段使被害人产生错误的认识,其基于意志自由自愿地交付财物。区分诈骗罪同其他的侵犯财产犯罪,必须从被害人在受到欺诈时的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两个方面来进行。对被害人自愿中的认识因素从这样几个方面来考察:认识能力与认识可能、错误认识产生的途径、错误认识的内容等。被害人自愿中的意志因素包含三层含义:其一是被害人基于意志自由而处分其财产;其二是被害人为了实现其特定目的而处分财产;其三是特定目的和处分财产的直接因果关系。
    三、最新合同诈骗是什么
    合同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设定陷阱等手段骗取对方财产的行为,或者是合同一方当事人故意隐瞒真实情况,或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从而与之签订或履行合同的行为,合同诈骗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可构成合同诈骗罪。
    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1、合同诈骗罪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国家对经济合同的管理秩序和公私财产所有权,合同诈骗罪的对象是公私财物;
    2、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3、合同诈骗罪的主体,个人或单位均可构成;
    4、合同诈骗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对方当事人财物的目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四十九条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条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九十二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1:3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