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行政诉讼起诉期限是怎么定的
释义
    我国制定法中没有对行政诉讼起诉期限的内涵进行明文规定,学者们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大致分为三类:观点一,有学者以法院受理为依据,提出“起诉期限,是原告必须在一定期限内提起诉讼,如果超过了这一期限,法院则不再受理其起诉。”又如“起诉期限,是指行政相对人起诉的有效时间。超过法定期限,行政相对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将不予受理。”观点二,有学者认为起诉期限仅是诉讼时效的另一种表达,提出“起诉期限也称诉讼时效,指当事人提起行政诉讼应当在法定期限内,如起诉超过法定期限,其起诉将无效,当事人也将因诉讼时效届满而丧失诉权,法院对超过诉讼时效的起诉可以拒绝受理。观点三,也有学者从起诉人、行政主体、法院在诉讼中的不同地位及司法救济角度分析,提出:“行政诉讼起诉期限,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具有国家行政职权的机关、机构、组织及其工作人员具体行政行为的侵害,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保护其合法权益的法定期间。
    相对而言,本人较认同第三种观点。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一般已经受理的案件,查明原告起诉超过起诉期限的,裁定驳回起诉。所以从本质上讲,超过起诉期限起诉的案件,法院在立案时仍有可能受理,审查中发现起诉超过起诉期限规定又无正当理由的,才会被裁定驳回。换句话说,那些超过起诉期限而没有正当理由的案件是被挡在司法审查的大门之外,而不是卡在是否“受理”这个的关卡之中。诉讼时效是一种民事实体法制度,与行政诉讼起诉期限有着较大的区别,本人不赞同第二种将两者混同的观点,本文将在下文中阐述两者的区别。
    第三种观点,从起诉人、行政主体、法院在诉讼中的不同地位对行政诉讼起诉期限进行概括,言简意赅,但是其在表达上细化为“具有国家行政职权的机关、机构、组织及其工作人员”似有不妥之处,工作人员并非行政主体,没有承担法律后果的权利能力,所以本人将行政诉讼起诉期限的措辞为:“行政诉讼起诉期限,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的侵害,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法定期间。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5: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