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保密协议有效性的判断标准是什么? |
释义 | 保密协议要求:合同当事人具备缔约能力、真实意思表示、不违法、内容确定或可能。保密协议不是必须签订,根据工作岗位而定。保密协议内容包括对第三人合同义务、明示保密义务、商业秘密范围、职务成果、离职后信息交还、补偿、违约责任。 法律分析 保密协议符合以下几个要求的才算有效: 1、合同当事人订立合同时具有相应的缔约行为能力; 2、合同是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 3、合同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 4、合同的内容必须确定或可能。 【辟谣】 保密协议必须要签? 真相:不是 解析: 保密协议签订是看工作岗位而定的。并不是每位员工都要签订保密协议,有的职位是要签,有的职位不用签。对于不是在涉密岗位和技术岗位的劳动者来说,保密协议的签订并不是必须的。 【提醒】 保密协议的内容包括什么? 1、对第三人合同义务条款:此条款主要针对新聘用员工。 2、义务明示条款:此条款主要是把法定的、默示的保密义务明示为合同义务;。 3、企业商业秘密范围条款。 4、职务成果条款:应包括员工在职期间产生成果应及时报告。 5、离职后保密信息载体的交还。 6、关于补偿:明确由于企业已经支付员工工资、资金等劳动报酬,可以考虑将员工现有工资中一分部分名目列为“保密津贴”等,并约定员工离职后承担的商业秘密保护义务,不以得到任何额外补偿为条件。 7、违约责任。 拓展延伸 判断保密协议是否有效的关键要素是什么? 判断保密协议是否有效的关键要素主要包括协议的合法性、明确的保密义务、约定的保密期限、适当的保密措施以及违约责任的设定。首先,保密协议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合法有效才能产生法律效力。其次,协议应明确规定各方的保密义务,确保信息的机密性。同时,协议还应约定明确的保密期限,确保信息的保密性在一定时间内得到保护。此外,采取适当的保密措施也是判断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例如限制信息的访问范围、加密技术等。最后,协议中应设定违约责任,明确违约方需要承担的法律后果,以强化保密义务的执行力。综上所述,以上要素共同构成了判断保密协议有效性的关键因素。 结语 保密协议的有效性取决于多个要素:当事人的法律能力、真实的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和公共利益、确定或可能的合同内容。同时,需要明确保密协议的签订并非所有员工都必须进行,而是根据具体工作岗位而定。保密协议的内容包括对第三方合同义务、明示的保密义务、企业商业秘密范围、职务成果、离职后保密信息交还、补偿事项和违约责任等。判断保密协议有效性的关键要素包括合法性、明确的保密义务、保密期限、适当的保密措施和违约责任。综上所述,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了判断保密协议有效性的关键因素。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2010修订):第三章 保密制度 第二十一条 国家秘密载体的制作、收发、传递、使用、复制、保存、维修和销毁,应当符合国家保密规定。 绝密级国家秘密载体应当在符合国家保密标准的设施、设备中保存,并指定专人管理;未经原定密机关、单位或者其上级机关批准,不得复制和摘抄;收发、传递和外出携带,应当指定人员负责,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第一章 总 则 第四条 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密码工作的领导。中央密码工作领导机构对全国密码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制定国家密码工作重大方针政策,统筹协调国家密码重大事项和重要工作,推进国家密码法治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2010修订):第三章 保密制度 第三十五条 在涉密岗位工作的人员(以下简称涉密人员),按照涉密程度分为核心涉密人员、重要涉密人员和一般涉密人员,实行分类管理。 任用、聘用涉密人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审查。 涉密人员应当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品行,具有胜任涉密岗位所要求的工作能力。 涉密人员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