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劳动合同中关于工资的表述 |
释义 | 劳动合同上要写明工资,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劳动合同中的违约金在法定情况下是合法的。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应包含用人单位信息、劳动者信息、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工资、社会保险等条款。试用期的约定需符合规定,且不得超过劳动合同期限的一定比例。劳动合同中的违约金合法,但数额不得超过培训费用或未履行部分的分摊费用。 法律分析 一、劳动合同上要写明工资吗 劳动合同上要写明工资。《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规定,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二、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吗 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的约定要遵循如下规则: 1.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2.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3.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4.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者在试用期间应当享有全部的劳动权利。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5.禁止设定变相试用期。 三、劳动合同中的违约金合法吗 劳动合同中约定违约金在法定的情况下是合法的。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第一、二款规定,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 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结语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应当明确约定工资。此外,劳动合同还应包括用人单位的信息、劳动者的身份信息、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地点、工作时间和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等内容。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但需遵守相关规则,如试用期限、次数等。劳动合同中约定违约金在法定情况下是合法的,但金额不得超过相关费用的限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五条 【未依法支付劳动报酬、经济补偿等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二条 【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三章 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第三十条 【劳动报酬】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