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过失损坏武器装备罪既遂的判决标准是怎样的? |
释义 | 过失损坏武器装备罪既遂判刑标准:造成严重后果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特别严重后果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战时犯罪从重处罚。过失犯与故意犯区别:前者属于过失犯罪,后者是故意犯罪;前者属于情节犯,后者是行为犯。过失犯罪需预见可能造成严重后果但由于疏忽大意或轻信而发生。 法律分析 一、过失损坏武器装备罪既遂判刑标准多少年 根据刑法规定,犯过失损坏武器装备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战时犯此罪的,从重处罚。 另外,致使重要武器装备报废的,战时破坏武器装备的行为,因破坏武器装备致使战斗、战役遭受重大损失的,造成伤亡多人或者重大经济损失的等,加重处罚。 过失损坏武器装备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破坏武器装备、军事设施、军事通信的行为,原则上就构成本罪,应当立案追究。 《刑法》第三百六十九条 破坏武器装备、军事设施、军事通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破坏重要武器装备、军事设施、军事通信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过失犯前款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战时犯前两款罪的,从重处罚。 二、过失损坏武器装备罪与非罪怎么区别 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要注意两点;一是否出于过失;二是破坏武器装备、军事设施、军事通信是否造成严重后果。 本罪与故意破坏武器装备、军事设施或军事通信的界限。两者在犯罪的主体、对象、犯罪的手段等方面有相同之处。其主要区别在于: (1)本罪属于过失犯罪,而后者是故意犯罪; (2)本罪属于情节犯,而后者是行为犯。 因此,凡是行为人,故意破坏军事设施,即使客观上也危害公共安全,仍应以破坏军事设施罪论处。 根据规定,过失损坏武器装备罪在主观上面表现为过时。过失,即应当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会造成破坏武器装备的严重后果,但由于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到,或者已经预见到轻信能够避免这种严重后果,以致发生破坏武器装备造成严重后果,均对构成本罪。 结语 根据以上规定,过失损坏武器装备罪的刑罚标准根据造成的后果而定。如果造成严重后果,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如果造成特别严重后果,判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在战时犯罪的情况下,将会受到更严厉的惩罚。此外,如果行为导致重要武器装备报废,或者在战时破坏武器装备造成严重损失和伤亡,将会加重处罚。过失损坏武器装备罪与故意破坏武器装备罪的区别在于主观意图和行为方式。过失犯罪是指行为人由于疏忽大意或轻信而造成破坏,而故意犯罪则是有意为之。根据以上规定,只要行为人实施了破坏武器装备的行为,就构成过失损坏武器装备罪,应予追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七章 危害国防利益罪 第三百六十九条 破坏武器装备、军事设施、军事通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破坏重要武器装备、军事设施、军事通信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过失犯前款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战时犯前两款罪的,从重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武装警察法(2020修订):第六章 监督检查 第四十五条 非法制造、买卖、持有、使用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专用标志、警械装备、证件、印章的,由公安机关处十五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可以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二章 管 辖 第二十七条 民航公安机关管辖民航系统的机关、厂、段、院、校、所、队、工区等单位、机场工作区域内、民航飞机内发生的刑事案件。 重大飞行事故刑事案件由犯罪结果发生地机场公安机关管辖。犯罪结果发生地未设机场公安机关或者不在机场公安机关管辖范围内的,由地方公安机关管辖,有关机场公安机关予以协助。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