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离婚后孩子的抚养权怎么处理? |
释义 | 离婚后抚养权法律规定:未满两周岁的子女抚养权归女方,已满两周岁的由双方协商或法院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时,应尊重其意愿。法律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法院可能将抚养权判给男方的情况包括:女方有重大疾病、不履行抚养义务、男方做绝育手术或丧失生育能力、男方年纪偏大、女方有不良嗜好、女方收入低且工作不稳定。 法律分析 一、离婚后抚养权法律如何规定 1、离婚后抚养权法律规定的具体内容包括:如果子女未满两周岁的,抚养权一般归女方;如果子女已满两周岁的,抚养权由双方协商。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给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一方判决;如果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判决抚养权人时,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二、什么情况下,法院将孩子抚养权判归男方的可能性较大 第一,女方有恶性传染疾病,或有其他重大疾病,影响孩子成长的。 第二,女方长期在外不回家,不尽抚养义务的。 第三,男方已做绝育手术,或丧失生育能力的。 第四,男方年纪偏大,再次生育的机率较小,而女方却处于较好的生育期的。 第五,女方有不良嗜好或其他品质问题,可能会影响孩子的。 第六,女方收入较低,且工作不稳定,没有固定住所的。 结语 根据以上情况,法院在判决孩子抚养权时,可能更倾向于将其判归男方。这可能是因为女方患有恶性传染疾病或其他重大疾病,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影响;女方长期在外不履行抚养义务;男方已做绝育手术或丧失生育能力;男方年纪偏大,再次生育机会较小,而女方处于较好的生育期;女方存在不良嗜好或其他品质问题,可能会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女方收入较低,工作不稳定,没有固定住所等。以上是法院在判决孩子抚养权时可能考虑的因素。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二章 家庭保护 第二十四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离婚时,应当妥善处理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教育、探望、财产等事宜,听取有表达意愿能力未成年人的意见。不得以抢夺、藏匿未成年子女等方式争夺抚养权。 未成年人的父母离婚后,不直接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一方应当依照协议、人民法院判决或者调解确定的时间和方式,在不影响未成年人学习、生活的情况下探望未成年子女,直接抚养的一方应当配合,但被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权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自然人 第三节 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 第五十二条 被宣告死亡的人在被宣告死亡期间,其子女被他人依法收养的,在死亡宣告被撤销后,不得以未经本人同意为由主张收养行为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章 收养 第三节 收养关系的解除 第一千一百一十七条 收养关系解除后,养子女与养父母以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即行消除,与生父母以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自行恢复。但是,成年养子女与生父母以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是否恢复,可以协商确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