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网络仲裁具有法律效力吗
释义
    有。网络仲裁,是指利用互联网等网络技术资源提供仲裁服务的网上争议解决方法,仲裁的全部或主要程序,包括立案、受理、审理到裁决、送达等都在网上进行。
    网络仲裁庭可利用电子邮件、视频庭审系统等现代信息技术,将位于不同城市的当事人和仲裁员联系在一起,当事人和仲裁员也可以异地通过互联网开庭,仲裁庭的合议以及仲裁裁决的做出和传递也都可通过网络进行。
    一、劳动仲裁注意事项出庭
    1、处理案件实行仲裁员和仲裁庭制度,在仲裁员(仲裁委员会指定或当事人选择)主持下,当事人在仲裁庭这个法定的、封闭的场所内就案件事实进行调查了解、质证、辩论、调解。
    2、当事人在仲裁庭庭审时的权利:如申诉、质证、放弃、变更、撤回仲裁请求的权利等权利。
    3、当事人在仲裁庭庭审时的义务:应当遵守仲裁程序和仲裁庭纪律、如实陈述案情、回答仲裁员提问的义务。
    4、如果当事人认为仲裁庭组成人员与案件有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到案件的公正审理,可以申请仲裁庭组成人员回避。
    5、仲裁员要求申请人陈述仲裁请求时,申请人应当全面陈述仲裁请求。
    二、对仲裁裁决的结果不满意怎么办
    当事人对仲裁裁决的结果不满意,可以申请不予执行仲裁裁决和申请撤销仲裁。被申请人向人民法院提出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要求,必须提供确切的充分的证据,证明仲裁裁决违法。同时,执行人员发现仲裁裁决有不予执行事项,可以依职权调查、收集证据。人民法院的执行机构接到被申请人提供的证据后,或者执行人员提出不予执行事由后,应当报院长决定,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
    一、仲裁程序有:
    1、申请和受理;
    2、仲裁庭的组成。仲裁机构仲裁案件,不是仲裁委员会直接仲裁,而是通过一定的组织实现的;
    3、开庭和裁决。
    二、仲裁的范围包括:
    1、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2、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3、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4、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等。
    总而言之,在我国仲裁案件适用的是一裁终局制,仲裁裁决一经作出,即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的,可以申请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申请撤销仲裁。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七条仲裁应当根据事实,符合法律规定,公平合理地解决纠纷。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5:1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