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威胁恐吓他人算不算违法
释义
    威胁恐吓他人属于违法行为,根据刑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可被处以行政拘留或罚款,并可能涉及刑事责任。被威胁恐吓的人可以要求赔偿,并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威胁恐吓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侵害个人生活安宁和安全的自由,行为对象为单个自然人,行为为恐吓他人以产生畏惧,恐吓行为必须以直接或确定的间接方式进行。
    法律分析
    威胁恐吓他人算违法的,一般情况会被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的行政拘留或者罚款五百元以下,如果情节严重涉及到人身安全的由公安机关进行认定并追加侵害人的刑事责任。
    一、威胁恐吓他人算不算违法
    威胁恐吓他人算违法,是可以报警的,惩罚程度视恐吓造成的危害情况而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的相关规定,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二、被威胁恐吓可以要求赔偿吗
    受到恐吓威胁可以要求对方进行精神赔偿,情节严重的,涉嫌寻衅滋事罪。但无论是否构成犯罪,造成后果,行为人都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被害人要以要求赔礼道歉;并要求对造成的损失(如医疗费或者误工费等)予以赔偿;还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三、威胁恐吓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1.本罪所侵害的法益是个人日常生活的安宁以及生活安全不受他人恐吓的自由。
    2.本罪的行为客体是单个的自然人。
    3.本罪的行为是恐吓,即以加害生命、身体、自由、名誉、财产等事通知他人,使其产生畏惧。加害内容以加害生命、身体、自由、名誉、财产等事项为限。行为人只要客观上将加害内容通知他人即为已足,不论行为人主观上是否真有实现加害的意图。行为人所通知的恶害必须为行为人所能左右控制,而且在客观上,一般人均认为足以造成危害。
    4.恐吓行为必须以直接或确定的间接方式,不包括不确定的间接方式。
    5.行为人的恐吓行为,一旦完成,能使被害人心生畏惧,即可构成本罪,而无需行为人所恐吓的事项成为事实。
    结语
    威胁恐吓他人属于违法行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行为人可能面临行政拘留或罚款的处罚。若情节严重涉及人身安全,还可能承担刑事责任。被威胁恐吓的人可以要求精神赔偿,并要求对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威胁恐吓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侵害个人生活安宁和安全自由的法益、针对单个自然人的恐吓行为,以及通过直接或确定的间接方式通知他人造成畏惧。行为人无需实际实施威胁恐吓的事实,仅需使被害人心生畏惧即可构成该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一节 扰乱公共秩序罪 第二百九十五条 传授犯罪方法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一节 扰乱公共秩序罪 第二百九十二条 聚众斗殴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多次聚众斗殴的;
    (二)聚众斗殴人数多,规模大,社会影响恶劣的;
    (三)在公共场所或者交通要道聚众斗殴,造成社会秩序严重混乱的;
    (四)持械聚众斗殴的。
    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二章 犯罪 第三节 共同犯罪 第二十九条 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6 6:0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