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抢劫罪量刑标准及未成年人犯罪的特殊规定 |
释义 | 未成年犯抢劫罪的量刑标准及责任划分:未满14周岁不判刑,但可责令父母管教;14周岁以上16周岁以下犯重罪需负刑事责任;14周岁以上18周岁以下犯罪可从轻或减轻处罚。 法律分析 未成年犯抢劫罪的量刑标准:如果未成年人年满十四周岁的,在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入户抢劫等情形时,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的量刑范围内对其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如果不满十四周岁的,不予判刑,但可责令其父母加以管教。具体如下: 1、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2、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3、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拓展延伸 抢劫罪的社会危害与法律防范措施 抢劫罪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对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抢劫罪不仅给受害人带来身体和心理上的创伤,还破坏了社会的安全和秩序。为了防范抢劫罪的发生,法律系统制定了一系列的防范措施。首先,加强警力的部署和巡逻,提高社会的安全感,减少抢劫案件的发生。其次,加强对可能成为抢劫目标的地点的安全管理,例如银行、商店等,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如安装监控摄像头、加强保安力量等。此外,加强对抢劫罪的打击力度,加大对抢劫犯罪的惩罚力度,提高抓捕和起诉的效率,以起到威慑作用。同时,也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特殊规定,采取更加针对性的教育和社会帮助措施,帮助他们摆脱犯罪的诱惑。通过综合施策,才能更好地减少抢劫罪的发生,维护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结语 抢劫罪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对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为了防范抢劫罪的发生,我们需要加强警力部署、加强对潜在目标地点的安全管理,并加大对抢劫犯罪的打击力度。对于未成年犯抢劫罪的量刑标准,法律明确规定了从轻或减轻处罚的原则,并可责令其父母加以管教。同时,我们也应采取更加针对性的教育和社会帮助措施,帮助未成年人摆脱犯罪的诱惑。通过综合施策,我们可以更好地减少抢劫罪的发生,维护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