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根据法律规定,保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不得再次犯罪。一旦保释人被起诉,应当及时通知保证人和保险公司,并在法庭审理过程中积极配合律师的工作。如果保释人经过审判被判定有罪,保释金将被没收,并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法律依据: 1.《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对于取保候审的被告人,应当采取限制其人身自由、限制其出境、查封、扣押、冻结其财产等措施,保证案件的顺利进行。 2.《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二条: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不得再次犯罪,违反的,应当依法撤销保释,并追究刑事责任。 3.《保释金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二条:保释人经法院审理判决有罪的,应当收缴其已交纳的保释金,并报送保证人或者保险公司,由其承担相应的责任。 综上所述,保释人被起诉后,应当及时通知保证人和保险公司,并积极配合律师工作。在法庭审理过程中,需要遵守法律法规,不得再次犯罪。如果最终被判定有罪,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并被收缴保释金。因此,如果保释人被起诉,根据具体情况需要考虑是否更换保释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