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证明被告人有诈骗行为的标准是什么? |
释义 | 法律分析:证明被告人有诈骗行为的标准应该是符合以下条件: 首先,被告人必须有欺诈意图,即故意欺骗他人获取不当利益。 其次,被告人的行为必须给受害人造成了实际的经济损失。 最后,被告人的行为必须是虚假的、误导的或者隐瞒事实的。 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有下列行为之一,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一)虚构事实、隐瞒真相,欺骗他人,骗取财物的;(二)用虚构的名义、数量、质量等方式欺骗他人,骗取财物的;(三)利用网络进行诈骗活动的。” (2)《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诈骗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以虚假事实、隐瞒真相等方式欺骗他人,骗取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作案的,应当认定为诈骗罪。”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八条:“控辩双方对犯罪事实及其证据、适用法律、证人、鉴定人、辩护人等问题进行质证和辩论,查明案件的真实情况。”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