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刑事拘留怎么办理取保候审? |
释义 | 一、当然可以了; 二、采取强制措施的目的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刑事拘留、逮捕,这都是刑事诉讼过程中的一种强制措施,它们本身不是一个刑罚,而是为了保证能让诉讼顺利进行的一个保障措施而已。说通俗一点,就是保证当事人别跑掉了。其中取保候审是最轻微的强制措施。在侦查机关对案件立案侦查后,以及被刑事拘留、逮捕后都可以申请取保候审的。当然了,申请是当事人的权利,至于侦查机关是否批准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三、取保候审的概念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在我国,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公安机关责令某些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保证随传随到的强制措施。由公安机关执行。 四、取保候审的条件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3)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患有严重疾病或者正在怀孕、哺育自己婴儿的妇女。 (4)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羁押,司法机关在法定期限届满尚不能办结的,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5)公安机关申请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但人民检察院不予批准的,如果案件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的,可依法决定对其取保候审。 (6)持有效出入境证件,可能出境逃避追究刑事责任,但又不需要逮捕的,可以适用取保候审。 五、申请取保候审的技巧法律对于取保候审的规定是很灵活、宽泛的,具有很大的弹性,办理取保候审除需要熟悉相关刑事法律、办案流程以外,还必须要掌握丰富的办案经验、技术和沟通技巧。 1、根据具体案情,寻找、挖掘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具有的取保候审的客观条件。如从轻减轻处罚的情节、主观恶性、身体健康状况、排除犯罪的证据等等。 2、积极引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家属减轻社会危害性。除了具备取保候审的客观条件外,如果主观上具有以下情节者,办理取保候审更为容易。 (1)自愿认罪的,并如实交待犯罪事实。 (2)积极主动揭发、检举同案犯或他人犯罪事实的,或提供破案线索的。 (3)有自首、立功情节的。 (4)如诈骗等财产案件,退赃,积极交纳罚金的。 (5)人身损害案件,积极赔偿被害人,并争取到被害人谅解的。 3、充分沟通。办案中,同公、检、法机关的沟通非常重要。实践中,要针对不同情况,灵活应变,与办案人员办案单位沟通,与被害人沟通,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沟通要及时、充分,刑事案件有极为严格的程序,司法机关对相关办案人员更有严格的错案追究制度,因此一旦发现有利于犯罪嫌疑人的证据或者事实或法律规定,要立即与办案人员联系,提醒办案人员采纳,不能耽误,否则一旦错过机会,难度就非常大。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