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2023校园欺凌入刑法律规定是怎样的 |
释义 | 校园欺凌入刑法律规定是故意伤害罪,学校应制止并通知相关当事人,未成年实施校园欺凌的刑事责任年龄根据情节不同而定,学校应及时报告并配合相关部门处理。 法律分析 一、校园欺凌入刑法律规定是怎样的? 情节严重的校园欺凌构成故意伤害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学校应该怎么处理校园欺凌?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三十九条学校应当建立学生欺凌防控工作制度,对教职员工、学生等开展防治学生欺凌的教育和培训。 学校对学生欺凌行为应当立即制止,通知实施欺凌和被欺凌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参与欺凌行为的认定和处理;对相关未成年学生及时给予心理辅导、教育和引导;对相关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给予必要的家庭教育指导。 对实施欺凌的未成年学生,学校应当根据欺凌行为的性质和程度,依法加强管教。对严重的欺凌行为,学校不得隐瞒,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并配合相关部门依法处理。 三、未成年实施校园欺凌的刑事责任年龄是怎么规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七条【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我国法律制度中没有校园欺凌罪,跟校园欺凌相关的罪名是故意伤害罪,在校园欺凌已经涉嫌刑事犯罪的情况下,学校是不能隐瞒的,学校应该及时报告给公安机关及教育部门,对校园欺凌案件,被欺凌方的家长一定要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法处理。 结语 校园欺凌是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对受害者造成了身体和心理上的伤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规定,校园欺凌构成故意伤害罪,应受到法律的制裁。学校在处理校园欺凌方面有责任制定相应的防控工作制度,并及时制止欺凌行为,通知相关当事人及其监护人,并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和教育。对于严重的欺凌行为,学校应积极配合公安机关和教育行政部门依法处理。未成年人实施校园欺凌的刑事责任年龄根据情节的严重程度而有所不同。对于校园欺凌案件,被欺凌方的家长应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法处理。校园欺凌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努力,以保护学生的权益和安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020修订):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六十二条 学校及其教职员工违反本法规定,不履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职责,或者虐待、歧视相关未成年人的,由教育行政等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治安管理处罚。 教职员工教唆、胁迫、引诱未成年人实施不良行为或者严重不良行为,以及品行不良、影响恶劣的,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依法予以解聘或者辞退。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020修订):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六十三条 违反本法规定,在复学、升学、就业等方面歧视相关未成年人的,由所在单位或者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者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020修订):第二章 预防犯罪的教育 第十七条 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预防犯罪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指导教职员工结合未成年人的特点,采取多种方式对未成年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犯罪教育。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