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家庭暴力如何定罪?杀人罪是否可免? |
释义 | 家暴受害者反抗并杀夫时,法院会根据犯罪情节综合考虑,定罪为故意杀人罪或过失致人死亡罪,并可从轻或减轻处罚。对于故意杀人犯,自首是否会避免死刑取决于犯罪情况,残忍手段和恶劣情节可能导致死刑判决。根据我国刑法,自首者可考虑从轻处罚,赔偿被害人家属也可考虑从轻处罚。故意杀人罪需主观故意,过失致人死亡罪需过失,行为人主观动机是量刑的重要因素。过失致人死亡可转为故意杀人罪,需数罪并罚。 法律分析 通常情况下,对于反抗家暴并杀夫的女性,法院会定罪为故意杀人罪或过失致人死亡罪。在判决时,法律会综合考虑犯罪情节,并从轻或减轻处罚。 一、杀人自首后是否可以不判死刑 故意杀人后,犯人主动向警察局自首,是否会被判处死刑,取决于具体的犯罪情况。如果犯人虽然自首,但在犯罪过程中手段特别残忍,情节特别恶劣,犯罪极其严重,应以故意杀人罪判处犯人死刑,剥夺其终身政治权利。根据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对于犯罪后自首的犯人,可以考虑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事故发生后主动向被害人家属赔偿的,也可以在取得对方理解的前提下考虑从轻处罚。 二、杀人犯什么法 首先要说杀人要看主观故意要是主观存在故意还是过失,主观要是存在故意那就是故意杀人,根据刑法规定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构成次罪的主体一般主体,但要注意年龄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罪的,刑法规定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故意杀人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杀人犯不能叫杀人犯在法院没有判决的只能叫犯罪嫌疑人,故意杀人主要看行为人主观动机是故意还是过失这是很重要的,在故意杀人罪里犯罪的结果,手段等是故意杀人罪的量刑的因素。如果行为人主观上是过失制人死亡的,那就过失致人死亡罪根据刑法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过失致人死亡的要注意转化为故意杀人罪的,行为人的过失已经造成了被害人死亡的,但其自己认为被害人重伤并因怕被害人事后接露其罪行,,才离开,这就主观上存在故意,只是由于其过失行为已经造成被害人死亡,而其在对对象认识错误,不影响其后面实施的而有把被害人用刀戳了几下认为被害人死亡这种行为,故对期应该已故意杀人罪定罪,这就应对其实行数罪并罚就要已过失致人死亡罪和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 结语 法院在判决反抗家暴并杀夫的女性时,会综合考虑犯罪情节并从轻或减轻处罚。杀人犯什么法,主要看行为人主观动机是故意还是过失。如果是故意杀人,则可判处死刑,但需考虑犯罪情节和手段等因素。如果是过失致人死亡,则可判处3-7年有期徒刑。同时,过失致人死亡的犯罪行为人,在主观上可能存在故意,应实行数罪并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九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一)重婚; (二)与他人同居; (三)实施家庭暴力; (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五)有其他重大过错。 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