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没有公证的遗嘱效力如何
释义
    没公证的遗嘱符合我国法律规定的生效要件,同样具备法律效力。进行公证并不是遗嘱的生效要件,公证遗嘱仅是遗嘱的一种形式。根据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遗嘱人要有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相关法律的规定,则遗嘱具备法律效力。当然,对于需要见证人的遗嘱,见证人需要符合法律的规定才有效。
    一、遗嘱无效的九种情形
    (一)遗嘱人不具有完全行为能力
    (二)遗嘱内容不是立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
    (三)由于遗嘱继承人的原因导致遗嘱无效的
    (四)基于财产处分上的原因而遗嘱无效
    (五)遗嘱违反法律强制性抚养义务而导致无效
    (六)多份遗嘱的内容冲突造成的遗嘱无效
    (七)遗嘱形式不合法导致的遗嘱完全失效
    (八)遗嘱继承、遗赠和遗赠的抚养协议间冲突造成遗嘱无效
    (九)遗产中的消极财产大于或等于积极财产,即债务清偿后无剩余财产,导致遗嘱无效。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三条【遗嘱的实质要件】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
    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受欺诈、胁迫所立的遗嘱无效。
    伪造的遗嘱无效。
    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容无效。
    经过公证的遗嘱叫做公证遗嘱,公证遗嘱并不是唯一有效的遗嘱形式,我国法律共规定了五种遗嘱形式,包括:自书、代书、口头、录音及公证遗嘱,不管当事人订立何种形式的遗嘱,只要遗嘱在内容及形式方面符合法律规定的生效要件,就属于合法有效的遗嘱。至于在办理房产继承过户中,房管部门是否要求办理公证,这是另一回事。但公证并不是遗嘱生效的必要条件。
    二、民法典老人遗嘱不公证法律是否支持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公证不是遗嘱生效的必要条件,因此遗嘱没有公证。但是如果被继承人具有民事行为能力,遗嘱是遗嘱的真实表达,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和社会治安良俗,则具有法律效力。遗嘱不申请公证,并不是影响遗嘱的效力,订立遗嘱的当事人有民事行为能力、是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强制性和公序良俗的,遗嘱具有法律效力。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九条 【公证遗嘱】公证遗嘱由遗嘱人经公证机构办理。第一千一百四十三条 【遗嘱的实质要件】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受欺诈、胁迫所立的遗嘱无效。伪造的遗嘱无效。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容无效。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14:4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