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离婚后能否请求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
释义 | 《民法典》规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可以请求分割共同财产,但需满足以下条件:一方严重损害夫妻共同财产利益,如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共同财产;一方负有法定扶养义务的人患重大疾病需要医治,另一方不同意支付相关医疗费用。 法律分析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请求分割共同财产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有下列重由且不损害人利益的除外:(一)一方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等严重损害夫妻共同财产利益行为的;(二)一方负有法定扶养义务的人患重大疾病需要医治,另一方不同意支付相关医疗费用的。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六条【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夫妻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分割共同财产: (一)一方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等严重损害夫妻共同财产利益的行为; (二)一方负有法定扶养义务的人患重大疾病需要医治,另一方不同意支付相关医疗费用。 拓展延伸 离婚后如何合理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离婚后,合理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是一项重要的法律程序。首先,需要明确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包括房产、车辆、存款、股票等。其次,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婚姻登记时的财产约定,考虑双方婚姻期间的贡献和经济状况,进行公平、合理的分割。可以通过协商、调解或诉讼等方式解决分割争议。在分割过程中,应确保保障子女的权益,维护家庭稳定。最后,分割财产时应注意合法性和合规性,遵守法律程序,确保分割结果得到法律保护。离婚后合理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有助于实现公平、公正的财产分配,维护离婚双方的权益。 结语 合理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是离婚后的重要法律程序。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六条,夫妻一方有严重损害夫妻共同财产利益的行为,或一方负有法定扶养义务的人患重大疾病需要医治,另一方不同意支付相关医疗费用时,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分割共同财产。在分割过程中,应考虑双方婚姻期间的贡献和经济状况,确保子女权益和家庭稳定。合法、合规的分割程序和结果将维护离婚双方的权益,实现公平、公正的财产分配。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离婚 第一千零八十七条 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2022修正):第七章 婚姻家庭权益 第六十七条 离婚诉讼期间,夫妻一方申请查询登记在对方名下财产状况且确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人民法院应当进行调查取证,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予以协助。 离婚诉讼期间,夫妻双方均有向人民法院申报全部夫妻共同财产的义务。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损毁、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 家庭关系 第一节 夫妻关系 第一千零五十六条 夫妻双方都有各自使用自己姓名的权利。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