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职业病危害的三大类别如下: 1、物理因素:这类危害主要包括噪声、振动、辐射、高低温、气压等物理条件对工人身体的直接或间接影响; 2、化学因素:这类危害包括各种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例如重金属、有机溶剂、农药、毒气等。这些物质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对工人的呼吸系统、肝脏、神经系统等造成损害; 3、生物因素:这类危害包括各种病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生物因素对工人身体的侵害。例如,在医院和实验室工作的人员可能接触到各种疾病的病原体,容易感染传染病。 怎么规避三大类别职业病: 1、物理因素:在工作时应该注意保持合适的工作姿势、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疲劳。同时需要配备安全设备,例如防护耳塞、手套、护目镜等,来保护身体免受噪声、振动、辐射等物理因素的伤害; 2、化学因素:应该采用无毒、环保的物质,减少使用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时间和频率。如果必须接触到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就要穿戴好相应的防护服装和呼吸器具,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操作程序; 3、生物因素:应该加强个人卫生,勤洗手、戴口罩等,防范疾病传播。对于医院和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操作程序,正确使用防护设施,以及定期接受体检等。 综上所述,职业病危害巨大,规避职业病危害,认真学习各种职业病的防治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卫生,并积极配合企业采取相应的规范管理措施。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十四条 职业病危害分为三类: 1、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粉尘危害; 2、放射性物质、射线辐射危害; 3、其他特殊职业病危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