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老人去世后房产该如何继承? |
释义 | 老人去世房产继承需遵循遗嘱或法定顺序,继承人可放弃继承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继承开始后,继承人应以书面形式放弃继承,否则视为接受继承。受遗赠人需在60天内接受或放弃受遗赠。继承人可能丧失继承权的情况包括故意杀害被继承人、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遗弃或虐待被继承人、伪造、篡改、销毁遗嘱,以及以欺诈、胁迫手段干扰遗嘱的设立、变更或撤回。 法律分析 一、老人去世房产怎样继承 1、老人去世的情况下,房产应当按照遗嘱进行继承,如果没有立下遗嘱,则按照法定继承人的顺序执行继承。 2、老人未留遗嘱情况下,如果房产要户给其中一个继承人,需要其它继承人放弃继承遗产并作出放弃继承表示。 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条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 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二、继承人在什么情况下丧失继承权 1、故意杀害被继承人; 2、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 3、遗弃被继承人,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 4、伪造、篡改、隐匿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 5、以欺诈、胁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碍被继承人设立、变更或者撤回遗嘱,情节严重。 拓展延伸 老人去世后房产继承的法律程序和权益保障 老人去世后,房产继承涉及一系列法律程序和权益保障。首先,根据法律规定,房产继承需要进行遗产认定和继承登记手续。遗产认定包括确定遗产的组成和价值,以及确定合法继承人的身份。继承登记则是将合法继承人的权益确立在房产证书上。 在继承过程中,需要遵循法定继承顺序,即按照法律规定确定继承人的身份。继承人可以是配偶、子女、父母等亲属。如果没有遗嘱或遗嘱无效,将依法平分继承人之间的继承份额。 为了保障继承人的权益,法律明确规定了继承人的权利和义务。继承人有权享有继承遗产的所有权,并有权处置、管理继承遗产。同时,继承人也有义务承担遗产的债务和义务,如支付遗产税、清偿债务等。 此外,继承人还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接受或放弃继承。如果放弃继承,继承权将顺延给下一位继承人。 总之,老人去世后房产继承需要遵循一系列法律程序,以保障合法继承人的权益,并明确继承人的权利和义务。继承人应及时办理相关手续,确保自身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结语 老人去世后,房产继承涉及一系列法律程序和权益保障。遵循法定继承顺序,遗嘱继承或法定继承,确保合法继承人权益。继承人需办理遗产认定、继承登记手续,确立权益。继承人享有遗产所有权,有权处置、管理遗产,承担债务和义务。可选择接受或放弃继承,保护继承人权益。继承人应及时办理手续,确保权益得到保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四章 继承 第三十一条 法定继承,适用被继承人死亡时经常居所地法律,但不动产法定继承,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四章 继承 第三十三条 遗嘱效力,适用遗嘱人立遗嘱时或者死亡时经常居所地法律或者国籍国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法定继承 第一千一百二十八条 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直系晚辈血亲代位继承。 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的子女代位继承。 代位继承人一般只能继承被代位继承人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